事件:中国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200亿元,预期21128.6亿元,前值18500亿元;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000亿元,预期14287.5亿元,前值14700亿元;中国5月M2同比增长8.3%,预期8.1%,前值8.1%。
点评内容
5月新增社融较4月有所扩张,从环比表现来看并不弱于甚至强于往年同期。但是考虑到上个月社融表现已经偏弱,5月新增社融的数据整体弱于市场预期。分结构来看:当月出现较大预期差的地方在于企业债融资,主要的原因在于城投融资受限(受交易所文件影响)。4月22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审核重点关注事项》、《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1号——公司债券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其中对城投债发行规定“应符合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并强调审慎确定发行方案。非标融资(尤其是信托贷款)延续此前弱势表现。前者的改善或受到到期规模减少的影响。6月7日财政部长刘昆提及,适当放宽专项债券发行时间限制,这意味着今年可能不会有明确进度要求、直至年底都将有发行(此前为至10月)。但据卖方微观调研,三季度供给仍会相对集中,显示后续专项债发行或将有所提速。
信贷表现整体符合市场预期。5月新增信贷1.5万亿,前值1.47万亿,新增信贷绝对值依然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均值,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行幅度亦相对有限,信贷对非标融资的收缩形成部分承接。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依然较为强劲,对信贷形成主要支撑。但是企业短期贷款表现偏弱,我们推测可能与去年企业用于套利的贷款到期以及经营贷的严查相关。当月居民贷款表现整体与往年同期相仿。随着地产调控的加严,居民贷款超过往年同期的表现已经有所收敛。
5月财政端发力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速,M2增速亦维持在相对低位,信用环境收缩下,货币供给有所走弱。
今年以来,银行端层面流动性维持相对充裕。广义信用主要的收缩力量来自于政府债券融资以及表外融资。而当月信用收缩加剧主要受城投融资规则收紧的影响。往后看,首先货币政策层面,高层表示仍将以稳为主。其次,我们预计当月由于监管加严引发的局部信用收缩的现象难以持续,事实上,六月以来,信用债发行情况边际已经出现改善。考虑到18年去杠杆的经验,我们认为此次城投融资规则的收紧的影响难以大幅度蔓延。此外,今年财政后置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也将对下半年的广义流动性形成支撑。整体来看,维持我们此前信用收缩或将相对温和的判断。今年通胀难成为货币政策的掣肘。
点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