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上银基金一周早知道|疫后经济修复阶段,哪些投资主线值得关注?

时间:2022-07-11 17:22:31 | 来源:市场资讯

主讲人介绍:

郑众,上银基金权益投研部研究员

本硕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对制造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投资敏锐度。研究领域以制造业为核心,持续拓展能力圈,覆盖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等行业,于2020年7月加入上银基金。

近期市场概况及后续投资主线分析

整体来看,近期市场板块轮动频繁、切换速度较快,核心围绕行业相对景气度和业绩预期展开。在情绪退潮的情况下,市场轮动再次切换到具备业绩成长性与受益于成本回落的汽车、电新、机械、军工等板块,上游周期品受大宗价格下跌影响表现不佳,消费板块在疫情影响修复预期情况下亦有所回撤。

原因或为:1)海外衰退预期带动大宗商品暴跌。2)上海新增确诊病例,市场担忧疫情反弹。3)上周央行逆回购累计金额,可能引发市场对后续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疫情后经济修复是下半年国内经济核心驱动因素,常态化核酸和严格防控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由上半年的严峻模式转为长期且相对可控模式,同时,奥米克戎毒株的强传染性意味着传统的“精准防控”难以维继,须采用常态化核酸和更强的防控模式,一旦为促使经济复苏而采取较为宽松的防控模式,疫情或将反复扰动。

进入6月以来,全球商品市场一改此前的强势震荡格局,进入震荡下行通道,特别是7月6日凌晨国际油价大跌,更是打开了不少商品下行的空间,引发7月6日内盘商品市场的显著调整。

大宗商品自2021年底以来持续走高,原因之一是美联储持续大放水导致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此外,全球供应链问题导致的供给不足同样是商品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需求增加、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然而由于美联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通胀在2022年不断走高,使得美国不得不进入货币紧缩阶段。由于无法解决供给端的问题,且受到俄乌冲突影响,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商品价格始终处在高位。在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出现后,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后续可重点关注流动性、疫情扰动、全球经济三条主要逻辑主线:

全球流动性:进入2022年后,通胀持续飙升,美欧等西方国家央行加快收紧流动性的操作。美联储分别在3月、5月以及6月加息25、50和75个基点以应对高通胀,并在6月开始缩表,美元指数在紧缩政策下持续上行,压制了大宗商品整体估值。

国内疫情扰动:国内疫情自3月起再次出现,我国迅速启动隔离管控措施以应对疫情,上海等地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工停产,给生产链带来扰动和冲击。由于对后续稳增长举措的预期较强,黑色品种在二季度前期的表现仍具有较强的韧性,随着地产修复不及预期,黑色品种出现转折并向下运行。进入7月以来,黑色品种的韧性再次上演,这与焦煤焦炭的成本支撑关联更大。当前国内疫情再次出现零星多点散发,可能会影响后续商品的供需节奏。

全球经济运行:2021年-2022一季度全球经济一直处于疫后修复阶段,又因为美联储的财政支持,需求的持续向好带动了商品需求,然而,因高通胀实行的紧缩政策,美股也在2022年初开始走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一再创下新低,这预示着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技术性衰退。随着2022二季度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开始出现, 7月初持续发酵,商品需求及预期开始弱化。从具体商品来看,以国际油价为代表的能源商品受到俄乌冲突等影响供给紧张,因此在价格上表现强势。

每周一图-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氢成为确定性强的发展方向。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能够推动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电堆,其主要由膜电极、双极板、密封圈构成,在技术先进性层面,我国正努力追赶海外材料。对比氢燃料车、电车与燃油车,当前氢能产业链未发展成熟、规模较小,氢燃料与系统的成本较高,当前产业发展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推动,未来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在规模化背景下有望迎来成本的下降,逐渐形成由市场力量主导的良性产业发展,推动氢能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循环示意图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行业、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作为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