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国家发改委近期也发布通知,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的相关要点做了说明。公募REITs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引起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作为境外发达市场中的成熟金融产品,REITs有哪些功能和特点?在境内,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募REITs和我们熟悉的普通公募基金又有什么不一样?请观看《公募REITs试点为何首选基础设施领域》,一起了解一下!
我国首推基础设施REITs试点,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拥有巨大的基础设施存量,而且很多项目收益率和现金流都不错,可以为REITs提供理想的资产来源。整体来看,我国发展基础设施REITs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
基础设施的存量规模大
我国基础设施存量超过100万亿元,REITs的发展空间充足。据统计,仅2003-2017年,中国累计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就高达108万亿元。考虑一定的折旧率后,即使按1%的证券化比例计算,转化为REITs的规模也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二
基础设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未来政策发力新基建,可选的底层资产会越来越丰富。我国每年新增的基建投资规模超过15万亿元,统计局亦测算,我国基础设施整体存量水平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产业政策逐步向新基建方向倾斜,包括5G通信设施、城市轨交、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也有望为REITs提供新的可选资产。
三
基础设施项目收益较为稳定
很多成熟的基础设施,比如电力、水利、高速公路等项目,都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适合作为REITs的底层资产。
(来源:上交所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