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港股配置的指数化路径

时间:2021-03-03 18:27:41 |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中证指数

年初以来,港股投资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在中国经济复苏、港股估值优势凸显、新经济公司数量不断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港股市场成为当前市场投资的方向之一。

投资港股市场,指数化投资是重要的工具之一。中证指数公司自2008年开始布局港股指数,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证香港指数系列(含港股通指数系列)和中证沪港深指数系列,覆盖规模、行业、主题、策略、风格等多种类别,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标的。

行业布局日趋合理  

“新经济”公司占比逐步提升

截至2020年底,港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2538家,其中主板2170家,创业板368家,合计总市值约47万亿港元(含第二上市公司)。中国内地公司贡献了港股绝大部分市值,占比超过70%,而香港本土公司和其他地区公司市值占比分别为21%和9%。

从行业分布来看,港交所上市公司从过去金融地产行业的“一家独大”(2017年的市值占比约48%)逐步过渡到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行业的“异军突起”(2020年信息技术行业与金融地产行业市值占比持平,约30%)。目前,以腾讯、阿里、小米、美团、网易、京东为代表的龙头公司正逐步推动香港上市公司结构持续向新经济板块倾斜。

港股与A股相关性持续攀升

关注度显著提升

1

港股与A股相关性持续攀升,长期走势趋同

随着香港上市内地公司数量增多,以及互联互通机制下的资金双向流动加速,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关联度正在不断提升。从整体情况来看,港股与A股相关性,较港股与美股相关性更高,且近几年走势一致性逐渐增强。

2

AH溢价指数攀升至历史高位

沪港通AH溢价指数反映了A+H股上市公司在两地资本市场的估值表现。目前,AH溢价指数攀升至近年来的相对高位(剔除2015年上半年A股资金驱动的极端行情),高于历史3/4分位数。

3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市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影响力稳步提升

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24日,互联互通渠道下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18300亿人民币,其中2021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超3200亿人民币,约占历史累计净流入的17%。从成交金额来看,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南向资金成交占主板成交金额的比例超15%,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定价权逐步提高。

布局港股市场指数化投资先行

中证指数公司自2008年开始布局港股指数,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证香港指数系列(含港股通指数系列)和中证沪港深指数系列,覆盖规模、行业、主题、策略、风格等多种类别,相关指数已具备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规模指数:

代表性高,个股风险低,跟踪市场整体β

规模指数侧重对相应市场的表征性,指数样本股的市值较大且流动性较好,可以容纳较大的建仓规模,考虑到基金产品的投资便利度,港股通下的指数,如港股通50、港股通中国100(仅含中国内地股票)、港股通海外50(不含中国内地股票)和沪港深500(基于沪股通、深股通和港股通)等指数比较适合跟踪市场整体β的投资者。

行业主题指数:

差异化和工具化布局,跟踪优势产业或捕捉结构性行情

行业、主题指数用于跟踪优势产业或捕捉特定行业主题的结构性行情,在特定时期下可以获得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行业与主题指数的差别在于,行业指数往往基于某一基准指数开发涵盖各行业的单一行业指数,而主题指数则可以在多个行业中选取符合特定主题的股票。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多元化,新的投资主题不断涌现,相关指数也不断丰富。从香港市场来看,金融地产(低估值高股息)、教育娱乐及其他消费(相对稀缺)、信息技术(龙头知名公司)、生物医药(上市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公用事业(现金流稳定)等适合关注细分行业或主题的投资者。

中证海外/跨境指数应用与日俱增

海外配置需求持续

从国际市场来看,在进行跨区域和市场投资时,主动管理难度加大,主动择时择券也难以获取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管理费较高,基金净值收益率往往并不能跟上市场基准。相比之下,在布局境外/跨境产品时,采用指数投资方式在管理难度、成本费用、投资收益上都更具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中证海外/跨境指数已在国内和国外具备一定影响力,目前有近40只基金产品跟踪,合计资金规模约500亿人民币,且每年新成立的产品数量不断上升,反映了国内外投资者的跨境配置需求强烈。当前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模式相对单一,多元化配置趋势和海外投资需求持续增强,叠加香港市场目前明显的低估值特点,香港指数和沪港深指数迎来较佳配置期。

本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指数”)提供,受中国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及相关法律保护。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中证指数与第三方另有约定外,本微信公众号展示或提供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标、商号、服务标记、文本、图片、设计、音频、视频、指数数据、行情信息等)的知识产权均属中证指数所有。在遵守中国有关法律与本声明的前提下,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可基于非商业目的浏览、下载本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但非经中证指数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介上予以转载。

“沪深300指数®”、“indexpress®”、“e-index®”、“中证®”、“中证指数®”、“中证行业分类®”、“中证债券估值®”、“CSI®”、“CSI 300®”及其他与中证指数及其所提供产品及服务有关的商标均归属中证指数及/或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证指数及/或上海证券交易所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中证指数可随时修改或更新本微信公众号的任何内容。中证指数不对本微信公众号所提供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因有关内容不准确、不完整而导致的损失,中证指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