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回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底,我们发现了这些规律……

时间:2022-06-15 18:22:58 | 来源:市场资讯

每当市场震荡不休的时候,关于底部的讨论总是最热闹的,现在究竟到底了吗?我们确实很难预测。

这一轮调整“磨底”还需要多久?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找答案……

#1

以史为鉴,底部有哪些规律?

投资市场总喜欢以史为鉴,虽然过去不预示未来,但盘点历史曾经到达的底部来看,我们也能从中找到些规律:

首先,底部形态不一样,由跌到升的转折有急有缓。历史上常见的底部有V型底、U型底、W型底等等,比如V型底,当触碰到底部时,如果有强力的支撑就会迅速出现大幅反弹;而U型底则会在触底之后再徘徊一段时间,等待契机再出现反弹行情,这种底部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买入机会;相比之下最复杂的是W型底,因为会出现多次探底回升之后再探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复两次甚至多次,对投资者的心理会造成比较大的考验。

第二,底部形成原因不一样。很多人都听过政策底、估值底、资金底和市场底这些说法。政策底通俗解释就是政策面的利空已经基本出尽了,股市再跌下去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于是国家为了稳定市场会出台一系列降准、降息、减税、降印花税以及加大投资等刺激政策,就是明显的“政策底”信号,比如2018年10月那次,各主管部门纷纷针对股市发言、并出台一系列稳定政策,很快就稳定了市场情绪;再说资金底,指的是成交量、入市资金都已经处于历史低点,或者否极泰来的位置,常见的报道包括“情绪冰点”、“地量见地价”等词,一旦市场情绪恢复,可能就会有大量资金入场支撑反弹;估值底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各主要指数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继续向下的空间已经很小;最后是市场底,指的是市场实际的底部,往往会滞后于前面三个底部,因为投资者对于市场的认知是建立在政策、资金、估值等一系列综合认知的基础上的,往往是当这些条件形成合力,市场底部才会到来。

第三,底部形成时间和调整程度都不一样。就拿最近几次底部来说,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之后,A股在2018年12月27日才真正触底反弹,期间经历了三年半时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51.52%。(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

而在此之前2011年到2014年的底部,A股从2011年4月19日一直磨到2013年6月25日,为期两年2个月,上证指数累计下跌35.91%。更复杂的是,到了底部之后也没有立刻反弹,而是经历了刚刚说的W型底,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反复上涨下跌几次之后,才在2014年7月开始了强势反弹。(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

所以说,在我们总结了A股历史上的底部特点之后,会发现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底部来时或许悄无声息,但反弹真正来临时又波澜壮阔,而“磨底”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2

底部难以预测,还要“抄底”吗?

既然市场底部难以预测,我们还需要去“猜底”吗?

我们认为,当前时点去“猜底”没有意义。首先,并不一定能猜得准。以18年为例,上证指数2400+点最绝望的时候,有人喊2000点,但事实上18年10月政策底是2400+点,19年1月的市场底还是2400+点,上证指数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开始一路反弹至3200多点,大盘涨幅超过30%,而那些彼时空仓的朋友,或许只能看着基金和个股一骑绝尘。(数据来源:Wind)

其次,大多数投资者空仓“猜底”,本意是希望能抄底,最后可能反倒还变成了追高。以一个老基民的视角来看,踏空的痛苦其实更难接受。空仓看市场大涨,本就觉得亏大了,这时候又不知道该不该追高。不追大概率继续涨,追吧,已经涨了这么多,要是遇到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调,可能又面临套牢,反而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经常说“永不空仓、永不满仓”就是对市场最大的敬畏,保持在场很重要。

🔹 第一,不要只想抄到最低位,因为我们看到的底部之后,也许还会有更低的底部,就连“股神”巴菲特都经常买在半山腰,但是“股神”的长期收益依然让人羡慕,因为他原本并没有追求买在最低点,只要买在相对低位,毕竟模糊的正确也好过精准的错误。

🔹 第二,分批逢低布局,降低择时风险。既然没人能够买在最低点,那么就不要一次性大手笔抄底,当你认为市场距离底部不远时,可以采取分批买入或者定投的方法来布局,降低抄底错误的风险,也为未来的行情积累筹码。

🔹 第三,在战略上要重视,在心理上要轻视。底部那么长,谁能保持天天看K线图上蹿下跳还不崩溃?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有句名言,“市场持续非理性的时间总会比你能撑住的时间更长”。既然如此,我们要有更理性的心理准备,战略上做好布局,心理上做好防线,忽略干扰因素,好好工作、经营生活,对市场保持信心。

市场总是反复无常,但是有触底就有反弹,有谷底就有山峰。不要在顶峰时慕名而来,也不要在低谷时转身而去,保持在场,坚持定投,以时间换空间,或许才是投资中最朴素的方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