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今年会是个寒冬,作为怕冷星人,找个“取暖神器”非常有必要,最近老司基就发现了一个抗寒利器——中融研发创新基金(A类008422,C类008423)。
热度高心理暖融融
众多周知,科技创新近年来一直都是市场热点。而科技创新,研发先行。事实证明,研发投入与收入增长成良性循环,能够持续带来回报。以计算机与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为例,据统计,研发投入强度5%以上,研发投入绝对额5000万以上的高研发投入公司,相对于行业整体而言对应着更高的收入增速、更高的归母净利润增速。

此次老司基发现的中融研发创新基金(A类008422,C类008423),就是主要投资于研发创新主题的相关证券,从其业绩比较基准中的中证研发创新100指数也能看出。该指数由沪深两市中信息技术、通信、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与国防等科技相关行业中研发营收比例高(过去两年平均研发总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大于5%)、行业代表性强的100只股票构成样本股,反映了科技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整体表现。
据Wind统计,该指数自基日2014年6月30日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底,涨幅领先于创业板指、新兴成指和沪深300,在跌宕起伏的市场行情中令人倍感温暖。

可持续 保温更持久
当然,A股风格切换、板块轮动,现在“火热”并不代表未来能持续发光,而从景气度进行判断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的共识。
站在当前时点来看,景气度主导的结构性仍将继续较长时间,其中,新能源、半导体、云计算、军工等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成长类板块有望持续诞生绩优股,中融研发创新未来的关注方向也主要集中在这几点。
以今年热度爆棚的新能源和半导体为例,前者逐步摆脱政策依赖,进入内生发展阶段,成为未来十年重点关注赛道之一。后者以电动车、IOT为代表的下游含硅量的数倍提升,驱动半导体行业新一轮成长,同时半导体国产化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目前A股半导体公司构成与5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云计算方面,最近十年一直在高速发展,龙头公司仍然保持30%以上增长。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发力的军工板块,正从重研发轻制造转向研发制造并重,早周期业绩最先体现,能看到景气持续扩散,未来有望从主题驱动转变为业绩驱动。
在这些高景气度行业中再精挑细选,想必大概率可以热力不减,持续给力。
大品牌质量信得过
防寒保暖,安全第一。同样,中融研发创新要作为“取暖神器”也必须经过这一关。先看其管理公司——中融基金,自2013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快速成长,截至2021年6月30日,资产管理总规模1409.41亿元。其中公募管理规模1127.34亿元,非货币管理规模683.06亿元。
作为基金公司的核心资产,中融基金的投研团队实力过硬,目前投研团队近30人,覆盖新兴产业组、大消费组、上游组、中游制造组以及策略宏观,基金经理/投资经理风格鲜明,优势互补。此次中融研发创新的拟任基金经理为金拓,就是一名有“绩”可循的实力派。
9年证券从业经验,令金拓形成了“行业为本,景气为魂,堡垒为势,估值为器”的投资框架,其代表作中融核心成长(自2019年1月22日开始管理),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基金过去三年回报率为178.74%,远超同期业绩基准为30.36%的涨幅,超额收益显著。同时该基金获得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时间:银河证券 2021.10.15,招商证券 2021.10.21,业绩数据来源:产品三季报,已经托管行复核)
人们常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老司基祝愿每一位投资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取暖神器”,在投资路上常常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