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适合自己的基金,才是好基金丨基民进阶

时间:2021-12-28 18:22:43 | 来源:市场资讯

相信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其实买基金也是如此。对于个人来说,一只“好”基金往往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基金,而不是简单的看它“过往的高收益”。

一般来说,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获得的收益越高,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高。我们不能只看到基金过往的高收益,而忽视了它可能存在的高风险。但在很多情况下,大家在买基金时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了解,若盲目选择与之不匹配的基金类型,就会在无形中放大投资风险。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呢?

01

基金风险划分需明晰

对投资者来说,首先要明确了解各类基金产品的风险,再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对号入座。

2017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在意见稿中,中基协按照风险承受能力由低到高,将普通投资者至少分为C1(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C2、C3、C4、C5五种类型。

从C1到C5的风险承受能力依次递增。也就是说,C1的风险承受能力最低,这类投资者不愿意接受极小的资产波动或者投资损失。C5的风险承受能力最高,这类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收益,同时也能够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和本金亏损风险。

另外,与普通投资者的风险等级相对应,中基协将基金产品按照风险从低到高划分为R1、R2、R3、R4、R5五个等级,从而让大家能买到合适自己风险等级的产品。按照中基协的划分,C1型的普通投资者可以购买R1级的基金产品或服务,C2型的普通投资者可以购买R2 级及以下的基金产品或者服务。以此类推,也就是说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同级及低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或者服务。

下图罗列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可以购买的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并且也整理了对应的基金产品类型供参考。比如C3、C4和C5的投资者,可以购买股票型、混合型等基金类型。

注:分类标准:中基协《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基金产品有R1-R5五个风险等级,风险由低到高分别对应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和激进型;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从低到高也有C1-C5五个等级)

小伙伴们在买基金前都会被要求进行相应的风险测评,记得回头看看自己的等级哦!

02

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

了解完风险等级之后,接下来就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各类基金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选择产品时,我们应先注意详情页中关于风险的说明,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不合适的相处起来可能会很变扭)。

其次,可以通过基金组合的方式,优选基金并合理搭配资金仓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收益风险的逻辑,将基金类型按照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的顺序排列。

一般来说,股票型基金风格进取,预期收益高,风险也较大;混合型基金既买债券又买股票,总体风险收益特征适中;债券型基金风险和收益预期低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和安全性最高,但收益性偏低。

小伙伴们可能要说了:“道理我都懂,可是实际要怎么操作呢?”

在这里给出一些基金组合搭配的方法以供参考哦!

谨慎型投资者:追求本金尽量不亏损,建议以货币型基金为主。

稳健型投资者:希望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基础上,投资能带来增值收入、获取一定的收益,可以适当增配银行理财和债券型基金份额。

平衡型投资者:希望收益长期稳步增长,建议均衡配置债券型及混合型基金。

进取型投资者:专注于投资的长期增值,敢于冒险但又会给自己留后路。主要仓位配置在股票型基金,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债券类的中低风险基金。

激进型投资者:高度追求资金的增值,可以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风险较高的品种,比如股票型基金。

具体配置多少比例的高风险品种,“年龄原则”可供参考:100-你的年龄=高风险投资比。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40岁,拥有100万元的资金,那么运用“年龄原则”100-40=60。60意味着可以将100万的60%即60万,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剩下的40万元则可以配置债券型基金。

最后,还可以通过改善投资方法来降低投资基金的风险,增加收益的确定性。例如养成长期投资的理念,放弃短期择时和追涨杀跌等。

综上所述,在基金投资的过程中,小伙伴们需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设定投资目标,构建符合自身投资偏好的组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基金。如果误买了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点买入的时候系统会提示超出了风险承受能力,这时候就不要强行“满上”,免得届时遭受意想不到的波动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