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前,基少在《大跌后基金定投的注意事项》中,提到长期定投优秀基金是一种不错的攒钱和理财方式,并重点强调大跌后,坚持很重要,低位多买回本更快,选好基金事半功倍。
回头看,这篇发表于大跌次日的文章,见证了正确投资带来的收益,个人定投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也不负众望,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定投好收益的取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基金业绩好。截至2022年6月17日,华夏行业景气混合过去一个月上涨了17.64%,显著好于同类平均8.31%和沪深300指数7.57%的涨幅。这个涨幅既有行情的风向原因,更主要的是,基金经理侧重于景气改善的行业,擅长中游制造业和硬科技等领域,与宁组合风格接近,中长期收益也不低。
例如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7日,钟帅担任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经理接近2年的时间,任职总回报达到109.32%,超越业绩基准111.36%,居同类基金前0.69%,业绩非常突出。
2021年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刚迈过15%,光伏渗透率只有3.8%,风电渗透率仅为6%左右,新能源市场依旧广阔,同时大国之间摩擦不断,国产替代化势在必行,硬科技前景依旧广阔,相关行业或主题有望继续演绎传奇。
二是低点买入。买基金想盈利,除了基金业绩过硬外,投资成本低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一般偏股型基金的最大回撤都会超过20%,部分基金甚至接近50%。如果买在高点,即便是优秀的基金也会承受较大的阶段性下跌,体验非常不好。
日常改进的方法可以使用“金字塔定投”,即下跌到最大回撤的一半左右再开始定投,越跌越买,变相回避回撤,同时进一步降低持有成本。
也可以使用“定投+补投”的方式进行,即日常定投使用少量资金定投,而在出现较大的下跌时,临时补投,把握阶段性低点的买入机会。

基少在华夏行业景气混合的定投上,采用了后一种策略。主要是基金经理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不错,会通过细分行业搭配和个股发掘跑赢指数,较少出现大回撤,例如该基金2020年和2021年两年间最大回撤均不超过12%,定投可以避免完全踏空,而补投又能把握阶段性低点的买入机会。
不少理财平台,还会阶段性推出定投活动,对参与定投的网友给予补贴和激励,可以顺便薅羊毛~
小结下:针对偏股型基金,我们可以采取“金字塔定投”和“定投+补投”两种方式实施定投,以获取更好的定投效果。其中“金字塔定投”适合中长期业绩好,但是容易出现较大回撤的基金或组合;而“定投+补投”则适合中长期业绩好,平时波动也较小,但是由于股票仓位较大,可能出现阶段性大跌的基金。
“定投+补投”策略中,可以将日常的定投额度降低至每月结余工资的10%-30%,将剩余资金购买货币基金或者偏低的风险的纯债基金、固收+基金等作为后备队,待出现较为确定的大机会时,再将上述后备队投入使用。
判断是否有决定性的大机会,可以结合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定:
一是股债性价比是否处于较好水平。股债性价比是指股票潜在盈利收益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比较。例如大视野数据显示,2022年4月底,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为11.85倍,对应的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倒数)为8.44%,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84%,两者比值达到2.97倍。
这种情况下,市场资金会逐步加大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市场继续深跌的机会偏小。
过去十年,沪深300与十年期国债的股债性价比指标波动范围主要是1.8-3之间,在1.8附近为偏低,在3附近为偏高。截至2022年6月17日,该指标为2.9,依旧处于偏高水平,股票类资产吸引力较大。
二是经济是否处于复苏或发展较好阶段。经济发展是各类经济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基金投资盈利最主要、最根本的收益来源。只有经济复苏或者发展较好阶段,投资者才更有信心投资,容易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但是经济是否复苏或处于较好的发展阶段,没有量化的指标可以进行预判,多数是同步或滞后的指标,例如社融增量、采购经理人指数PMI、GDP增速等。一般上述指标较前期或市场预期数值高,表示经济向好。
不过,我们可以记住政策的转向,对经济和市场进行预判。例如政策底出现1.5-6个月,市场出现底部。个人在2022年3月7日的文章《240%!》中,系统回顾了历史上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对应关系。3月初,两会提出2022年的GDP增长目标是5.5%,向市场传递了政策底信号,其后在4月下旬,市场出现了阶段性底部,两者的间隔大约是2个月。
整体看,当前仍处于较好的投资区域,依然适合定投或较高的仓位参与。
可以在微信搜索“华夏定投团”,一起参加定投。
备注: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