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市场震荡加剧,如何应对波动和风险?投资机会又在哪里?

时间:2021-10-18 15:22:20 | 来源:市场资讯

导言

新一期《群“兴”汇》又和大家见面啦!近来市场震荡加剧,想知道“固收+”产品是怎样应对波动和风险的吗?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下,高端制造行业的投资机会又如何?本期小兴邀请两位基金经理丁进、廖欢欢和大家一起聊聊,并分享他们的投研感悟。

“兴”档案

姓名:丁进

职位: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证券从业年限:10年

学历:理学硕士

管理产品:兴业收益增强债券、兴业机遇债券、兴业聚华混合等

#01

资管新规推行下,“固收+”产品逐渐成为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的优先选择,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对“固收+”的理解和诠释?

丁进:我认为“固收+”,既是在固收投资上加收益,也是加风险,更是基金经理加能力、加经验。

从一个基金经理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投资就是通过自身和团队的研究判断、风险评估和标的筛选,为信任我们的持有人精选组合配置,管理组合资产,以我们的专业能力和规范体系为他们创造长期良好收益,让持有人安心地将资产长期托付于我们。而“固收+”投资即是不断拓展自身能力边界,走出已有舒适圈和现有能力圈,在产品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允许的情况下,更多地着眼于可转债和权益资产的研究和配置,为持有人提高收益回报,同时努力做好产品波动和回撤控制,让持有人的长期投资体验感良好。

#02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分化明显、波动加剧,导致大量“固收+”产品的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在您日常运作管理中,您是如何应对波动和风险的?

丁进:日常管理中,在行业均衡配置和精选个股个券的基础上,我们对于波动和风险主要遵循以下几点进行应对:第一,盘前对于相关信息跟踪要及时,如果出现超预期事件,在开盘前做好投资调整预案,盘中按计划执行;第二,投资组合必须有一定分散度,在行业、个股集中度和流动性上均作提前考量,防止黑天鹅事件;第三,在市场情绪极端时,在研究充分的前提下,做适当逆势操作,熨平组合波动;第四,对于组合低于预期的资产,开展阶段性回顾,客观评估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做适当调整。

#03

您在“+”的部分具体怎么操作?对于未来权益和债券市场分别持怎样的观点?

丁进:“+”部分涉及到可转债、权益等资产,我们通过长期、深入研究待选标的池,精选稳健成长、估值合理的个股和可转债买入并长期持有,分享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带来的回报,而在市场情绪较为极端的时点也会做些逆势操作进行对冲。

对于后市发展,在权益市场方面,我认为权益资产指数分化,低估值蓝筹有望回归。近一个月上证指数一度接近2月份高点后回落,板块之间涨幅差异巨大,今年以来首尾板块差异已经超过100%。当前来看,房地产冲击可能带来上游资源品需求预期差,股票市场可能早于商品价格调整,而在经济相对疲弱下,资金或将再度关注新基建领域,碳中和主题仍具备投资机会。长期看,在无风险利率偏低、资产管理风险偏好逐步抬升的过程中(银行理财净值化产品增加、非标受限等原因驱动),权益类资产估值可能逐步走高和分化。下阶段将重点关注传导效应较好的中游制造和科技成长板块,我国政府应会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国内供应链稳定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对于人力、资本的依赖,逐步进入到科技引领的新发展阶段,TMT板块将迎来中期投资机会。

债券市场方面,债券资产收益率在7月份降准之后大幅下行,8、9两个月震荡,经济增速趋缓对于收益率影响边际下降,对于通胀担忧上升。下阶段对于债券资产中性看法,房地产行业冲击扩散,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的可能性仍在,若出现此情景则需要货币政策对冲,但通胀的强预期使得宽松的空间和时间窗口都有一定不确定性。

“兴”档案

姓名:廖欢欢

职位: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工作经验:9年TMT研究和实业经验

学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FMBA、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管理产品:兴业高端制造

#01

今年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高端制造相关行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和青睐,您对此如何解读?

廖欢欢:高端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同时科创板等融资渠道打开、税收等产业政策加持,都有助于优秀的制造型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化,持续做大做强。因此,高端制造行业具备光明的发展前景和长期的投资逻辑。

具体来看,过去三十年中国制造业是成本取胜,以较低的成本换取对欧美中低端产业链的转移和替代,但是近几年产业结构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制造业从微笑曲线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向下游的品牌端,上游的高端设备和材料、核心零部件、软件IP等领域延伸,在新能源车和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更是实现弯道超车占据了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制高点,真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而在半导体和基础软件等领域,中美软脱钩的大背景下,企业补短板,一大批小而美的公司借机实现跨越式成长。

#02

展望四季度的市场,您怎样看待未来的投资机会?在高端制造领域,哪些细分赛道是您重点聚焦的?

廖欢欢:一是新能源车。类似于2011年的智能手机,行业迎来引爆点,虽然目前相关板块涨幅已经很高,但考虑到美国也加入到产业补贴阵营,这一轮电动车高景气度有望持续到2022-2023年,全球渗透率有望提升至20-30%以上,头部公司看长还是有一定超额收益机会。同时,随着产业拐点加速到来,部分切入这个行业的新企业与存量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和份额动态变化,都会创造不错的投资机会。

二是光伏和储能。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对光伏、储能行业长期构成重大利好,但是行业中短期有些需要克服的挑战,如硅料等上游大宗品的涨价,不断传导到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已经挑战到了运营商的底线投资回报率,部分国内运营商选择延期采购和建设,海外运营商预期未来也会延期部分项目。

三是软件。云计算转型是对研发和销售体系的重构,有助于企业做厚数据壁垒和提升客户粘性,也是通过构建生态和交叉销售提高市占率的良好契机。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复杂化、系统化,随着粗放式发展红利的消退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对外拼市场、对内提效率,都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因此需求端旺盛是该赛道长期景气的核心支撑。

四是半导体。我们将聚焦手握产能具备涨价能力的一线设计公司、IDM公司,以及受益于晶圆厂扩产的设备和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

#03

半年多的产品管理实践中,您对投资的理解有没有变化或深化,是否可以与投资者分享一下您的心路历程和投资感悟?

廖欢欢:担任行业研究员从微观层面研究公司的时候,我们擅长从产业周期和个股经营周期相结合的视角,挖掘最强产业地位和最佳投资时点的子行业和公司。但转型从事投资半年时间后,我越发意识到自上而下、行业间中观比较的重要性,如果从价值创造维度,超配社会价值增量最大的子行业,往往能事半功倍。复盘来看,我认为超额收益60%来自于配置、30%来自于精选个股、10%不到来自于择时。因此,未来我将继续深度挖掘并重点配置符合时代大趋势的行业与赛道。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是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