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叶松、于旻生
虎年A股第一周,香港疫情、俄乌冲突、美国通胀高涨、贸易冲突和极端天气叠加,全球能源市场面临“完美风暴”的情绪可能推动市场剧烈波动。全球宏观环境变得愈加复杂,继续提示未来几周A股和债券市场需要面对原材料成本、供应链问题对实体制造、消费和金融的压力,而市场预期还是相对滞后,风格转换的背后是市场结构性风险加速暴露。
对于我们而言,年度十大意料之外在快速兑现,特别是能源转型的方向:“美国能源部日前公布:13个新建大型电池厂在2025年以前本土达产”,“市场预期的美国新能源进口超预期意味着美国双赤字全面扩大,这可能是宏观决策者们无法承受的。”美国能源再平衡的选择与其财政、贸易再平衡息息相关,也决定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中期供需格局。未来几周,我们继续关注十大意外可能进一步提速落地。
日前,美国关闭乌克兰大使馆,外媒报道不断刷屏乌克兰冲突,消息来源真假莫辨,我们可能已经身处全球第一场网络战争。随着局势走向紧张,各国政府纷纷要求国民撤离。俄罗斯和北约在乌克兰剑拔弩张已经要求金融市场做出应对准备了。

从冲突的由头来看,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民意走向将否认苏联解体时与北约达成的共识,任何一个明确的结果都是普京或是拜登政府很难接受的。苏联解体后的地缘政治边界面临重构,俄罗斯心中的苏联版图与东欧国家的欧洲梦想存在尖锐冲突,不可能云淡风轻地平稳过渡。对于普京而言,凛冬已至,欧洲大陆的能源危机是俄罗斯难得一见可以抗衡北约的战略机会。普京的战略选择是清晰的,面对并不是北约成员的乌克兰,俄罗斯的军事优势明显,但疲弱的经济可能会限制普京选择地面冲突的空间。战术上,普京的选择在地面上可能引而不发,但会选择克格勃(前苏联情报机构)熟悉的信息战和网络战,目标直指世界经济核心的金融、能源和电信体系。对于拜登而言,在黑海展示强势,在别国的网络和地面全面尝试过去几年积累的新型工具是白宫改善形象的重要机遇,不容错过。
信息扑朔迷离之间,我们已经体验到了全球战争的全新形态,信息战和电子战核心在心理控制、制造震荡,在于敌友莫辨之后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失控。英、美已经提示本国金融系统网络防护需求,其他国家跟进保障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必然的。美国和俄罗斯对冲突方式的选择意味着乌克兰引发的冲突会引发市场对战争的全新思考,并会决定未来几年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脉络。作为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乌克兰冲突升级将加剧全球资源和军事焦虑,而这两者恰恰是机构投资者配置严重不足的中长期方向。
作为全球重要的油气、小麦、猪肉和葵花籽油的重要出口国,乌克兰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欧洲油气、化肥和芯片供应紧张会全面恶化。如果美国动员本国和中东力保欧洲供应的话,其他进口国的资源价格混乱和供应紧张对于已经疲弱不堪的全球供应链必然是雪上加霜,而农业、化肥和能源供应的影响将直接涉及民生保障。

目前,乌克兰事件目前已经上升至美欧俄三地之间的博弈,日前七国集团(G7)财长警告对俄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欧洲冲突一触即发,俄罗斯面临的制裁很可能涉及油气、有色、金融,这种冲击与能源转型带来的冲击叠加,国际能源市场将成为主要风险点,这对全球多国的能源成本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新兴市场面临的冲击必然远超2008年。
市场风险偏好在美股的情绪脆弱期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幅,冲突会阶段性引发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全球风险资产回调、避险资产价格上行。纵观历史,大型事件冲击市场的唯一确定性,表现在美股大跌,随后美元走强,而美股的坑往往是最佳的投资介入时间。
对于各国决策者而言,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就是再次剧烈放松的集结号角,投行鼓吹的联储加息不仅面临证伪,甚至面临逆转。随着全球政策再次走向集体托底,资源价格、民生保障和金融安全的配置继续推动稳健权重股配置,煤炭、油气、铝、网络安全配置可以获得支持,但市场的震荡将远远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