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盛·严选】下一阶段成长OR周期?基金经理这样说

时间:2021-10-14 16:23:48 | 来源:市场资讯

文章转自:新浪基金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在过去的几年里,逐渐成长起来一批80后基金经理。他们从研究员做起,传承沉淀,扎实前行,逐渐成为公募行业的中流砥柱,耕耘着公募基金的现在,也肩负起行业的未来。

郭堃无疑是中生代基金经理佼佼者之一,年纪轻轻便成为公募副总的基金经理屈指可数。这一切都与他“十年磨一剑”的深度研究密不可分。

深度调研,见微知著动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在资管行业这个从不缺乏聪明的脑袋的地方,勤奋显得尤为重要。郭堃有多勤奋,从他的调研中就能窥见一二。

郭堃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调研上,一个月至少15天都在外面跑上市公司、参加策略会。关于勤奋,郭堃有一件流传已久的趣事,在多年前的一次内部聚会上,当别人都在K歌时,他却在专心致志的写着调研报告。正是凭借专注基本面投资、精研个股并长期持有等特点,郭堃被称为“基本面投资铭匠”,仅2021年上半年调研次数已超30次,位居所有基金经理之首,被上海证券报报道为“劳模”基金经理。

在郭堃看来,调研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真正的深度研究是判断公司现在的能力,是否可以长期复制,这需要对这个公司的本质有所理解,这才是差异化的深度研究。为了清晰了解经营细节,郭堃经常深入企业与员工交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深度调研,成就了郭堃敏锐感知企业经营变化,清晰把握产业发展脉络的能力。

均衡成长,持续绩优

面对结构分化的市场,投资者很难坚守不动摇,而郭堃却可以做到坚守投资逻辑,守正出奇,均衡致胜。从业十年来,郭堃始终是一名均衡配置的成长型选手,不押赛道,不走极致,采用“核心+卫星”的策略,行业分布均衡全面,形成了“成长为主+周期为辅”的均衡投资之道,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16日,长盛同盛成长优选自郭堃2020年5月27日任职以来回报率达92.53%,超越基准回报78.43%,排名同类前1/10。

郭堃强调“均衡”,在他看来,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在大成长和周期两大领域做权重的分配。成长性行业一般占其持仓70-90%,周期性行业占其持仓10-30%,具体权重分配取决于相对估值的比较。此前有统计显示,郭堃管理产品持仓中先进制造、消费、TMT等成长行业占比明显高于周期行业,周期行业中更偏好具备自身成长逻辑的公司。

第二层,在成长的内部和周期的内部进行均衡配置。成长方面,一是偏成长性的制造,类似新能源新材料这些公司;二是大消费;三是TMT,这三块中是均衡平衡,在成长里面各占三分之一,再根据景气度和估值性价比,选择哪一块的权重会相对高一些。周期的内部,郭堃不太会买偏大宗交易价格波动的个股,更多还是在金融、化工,还有一些偏周期性的制造业里选择。

第三层,划定了每一个行业的权重之后,再到里面找股票,把权重填充起来。工作的重点更多是放在这一层,需要精挑细选。

投研初心不改,慢即是快

作为一名中生代基金经理,郭堃比别人略显老成,因为郭堃的白发,即使在宣传照中,依然清晰可见。而升任长盛基金副总的郭堃,依旧沉稳理性,初心如一。他表示即使身份转变,但自己仍用一名优秀基金经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投资和企业管理,如果两相权衡,他依然会将投资放在首位。从绩优基金经理到公司副总,变的是身份和职位,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

立足当下,郭堃认为:“当前流动性处于一个很尴尬或者说一个很微妙的平衡状态,市场当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形势下,更要靠勤奋、靠深度研究、靠逻辑严密的投资框架,慢工出细活,力争持续稳健收益。正如他始终相信的:投资,慢就是快。

展望未来,郭堃对权益投资充满信心。他认为,以3年的维度看,可能又迎来一个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的较好机会。“在这之前,我会做好三件事。首先,适当控制仓位。其次,将组合配置得更加分散和均衡,等待配置成长类资产的更好机会。最后,找出一批新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可能三五年之后,它们将成为核心资产。”

长盛同盛成长优选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5.11%、0.94%、-27.60%、7.32%、-22.25%、23.23%、87.52%、11.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9.26%、8.83%、-4.24%、10.65%、-9.62%、19.92%、15.20%、1.47%。数据来源:长盛同盛成长优选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4 年11月5日至2021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盛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