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行情分化的一年,上涨、回落、震荡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循环。在这种极端行情下,赚钱效应可能远不如过去的两年。
虽然在板块轮动的行情下,普通投资人盈利不易,但是今年依然有几类基金,表现可圈可点,对投资人相对友好,持有体验舒适。
01
绝对收益策略基金
绝对收益策略,不追求超越业绩基准和同类产品,而是致力于在风险和收益中寻求平衡点,从而在追求安全性和确定性的前提下,争取相对可观的回报,尽可能避免亏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目标是严格控制风险,追求持续获得正收益。
从下图可以看出,绝对收益策略的曲线波动很平滑,没有上证指数的大起大落,但是缓慢向北爬升,在今年震荡的行情下,这种策略淡化择时,让大家不必追逐热点也大概率能有所斩获。

在股市波动加剧、不确定性提升时,可以考虑买入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对于有避险需求,对回撤容忍度低,但又希望获得相对收益的投资者,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配置价值更加显著。
02
指数增强基金
A 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大小盘轮动现象,今年的宏观环境下,经济复苏叠加流动性宽松,整体利好中小企业,以中证500为代表的指数增强基金,凸显了投资价值。
指数增强基金,在被动指数投资基础上“增强”,大方向跟着指数走,但是终极目标是要获得比指数涨幅还高的收益。争取实现:指数涨,它也涨;指数跌,它跌更少。截止9月30日,浙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实现了80.67%的回报,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是25.15%。

中证500 指数成分股分布相对分散,汇聚多个二线龙头企业。该指数在行业分布上相对平均,周期、科技、医药等板块齐头并进。相当于中证500指数增强本身,就已经起到了分散投资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风格的多次切换。
03
债券型基金
多数时候,股市和债市有“跷跷板”效应,股债之间的表现是此消彼长。今年的震荡行情下,债券型基金表现的确实不错。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9/10/24~2021/10/25,仅作案例展示,不做收益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为一只二级债基,浙商丰利增强在今年的震荡市中,净值实现了大幅上涨。浙商基金官网数据,年初(2021年1月1日)净值为1.46,截至10月25日,净值为1.943。在海通证券超额收益排行榜中,浙商丰利增强近2年、近1年排名分别为3/428、5/510。
行情大火的时候,很多投资人会忽视债券基金,但是作为基金投资的补充种类,债券基金的长期配置价值很明显。
市场总是不断变化的,投资人没有办法精准地踩中每一次行情,将资金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的优质资产中,才是应对行情的更好策略。
注:浙商智多宝稳健一年持有期A成立于2020年7月23日,根据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上半年净值增长表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12%(1.38%)、2.62%(0.89%)。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2%+恒生指数收益率×3%+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75%+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 ×10%。浙商中证500指数增强成立于2019年04月24日,2021年8月3日增聘胡羿为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根据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净值增长表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82% (-6.01%)、42.98%(19.94%)、19.04%( 6.61%),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浙商丰利增强排名类别为偏债债券型基金,来源于海通证券超额收益排行榜,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浙商丰利增强成立于2018年08月28日,根据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净值增长表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02% ( 0.11%)、15.20% ( 7.63%)、23.87% ( 5.26%)、14.01%( 0.40%),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总指数(全价)收益率×80% + 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