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黑天鹅”依然肆虐全球,但还有一场危及全球70亿人的危机正在悄然发生。俄乌冲突,更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
这几年,地球仿佛被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新冠病毒“黑天鹅”依然肆虐全球,但还有一场危及全球70亿人的危机正在悄然发生。
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创历史新高,同比涨幅高达24.1%。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食品价格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中华粮网的数据也显示,过去的两周到三周内,主粮小麦的涨幅甚至已经高达66.24%。

谁动了我们的粮食

俄罗斯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而乌克兰的黑土地面积占全世界黑土地面积的23%。凭借着肥沃的土地资源,乌克兰成为全球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不单是军事方面的,也不止于俄乌两国,更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具体来看,以下因素影响较大:
1
受阻的耕种和出口
从产量情况来看,俄乌冲突直接影响了粮食的正常耕种,进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从出口来看,世界多国调整粮食出口政策,打响粮食保卫战,优先保障本国供应的政策,也让本就减产的粮食可能较难运抵他国餐桌。
2
全球化肥供应短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俄罗斯宣布停止出口化肥,全球化肥供应短缺将更为明显。全球40%的化肥产品来自俄罗斯,如果这类产品供应中断也将会导致粮食收成减少约50%。
供应短缺也导致化肥价格屡创新高。英国大宗商品咨询公司CRU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初以来,氮肥价格上涨了四倍,而磷肥和钾肥价格则上涨了三倍以上。”
3
全球能源价格暴涨
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持续攀升的原油价格,一定会传导到农业上,并大幅抬升农业生产成本。
以美国的大农场农业对能源的消耗为例:每生产1亿吨粮食,需要消耗2000多万吨石油、20多万吨钢铁,以及大量的磷、钾肥料。这不仅意味着成本的抬升,也很有可能压制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如果危及到的只是小麦产量和供给,事情还没有这么严峻。事实上,俄罗斯和乌克兰是许多重要谷物和油籽的出口大国,粮食危机的范围还包括大麦、葵花籽、玉米等等。综合来看,全球粮食将大范围减产已是不争的事实。
谁是池鱼,谁是渔翁

战火之下,正在忍饥挨饿的人们将成为主要受害者,全球各国在农产品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变化。一些高度依赖俄乌农产品和化肥供应的国家成为城墙失火被殃及的“池鱼”,而另一些国家则凭借农产品价格飙升而趁机抢占市场份额,成为鹬蚌相争中得利的“渔翁”。
1
粮食匮乏地区:主要受害者
2022年全球粮食出口总量受到冲击,粮食价格的攀升也意味着粮食匮乏地区的人们将成为主要受害者。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模型显示,俄乌战争影响下,到2022-2023年,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可能增加800万至1300万。
2
粮食进口国:面临粮食安全挑战
高度依赖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谷物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巨大粮食安全挑战。作为乌克兰和俄罗斯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区域,北非和中东无疑是本次俄乌战争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受害者,东非以及亚洲一些国家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3
粮食出口国:正摩拳擦掌争取市场份额
美国农业部在3月供需报告里称,在黑海小麦出口中断事件中,受益最多的就是澳大利亚和印度。
澳大利亚是全球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出口量约占全球13%。因此,该国有望从小麦价格上涨中获益。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小麦产量仅次于中国。印度商务部发布声明中透露,印度正开始和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埃及、以及土耳其等国进行谈判。
我们的粮食,还安全吗

全球的粮食危机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中国会爆发粮食危机吗,我们需要囤粮吗?我国对于的粮食安全的追求,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明确表示: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总量是充裕的。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为什么有这个自信呢?内在的底气,让我们信心满满。
1
自给自足
那是因为“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还是世界第一粮食产量国,连续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亿吨以上。
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就是谷物基本自给。作为主粮的小麦和水稻,基本上不需要进口,自给率超过95%。
2
大国粮仓
此外,中央储备粮食收储的粮食虽然未公开数据,但数量惊人,足以应对不时之需。事实上,为了存储更多的粮食,中国速度正在快马加鞭修建粮仓。

中粮的成都基地,为存储更多的粮食,128人用15天建成了一座9万吨的浅圆仓,来扩建粮仓。这样的速度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换言之,中国完全有底气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不要慌,囤积粮食大可不必。
俄乌冲突之下,全球供应链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类的命运比以往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粮食安全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挑战。
我们一边祈求世界和平,人类免受战火纷扰。同时,也应该庆幸,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今日之中国自信而强大,你永远可以选择相信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