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震荡,站在当前的市场位置,投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投资问题。面对无法预测的市场,不如一起关注基金年报中透露的投资信息。
本文整理了基金经理的精华观点,分享基金经理总结的2022年后市投资思路。

向 伟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
副总经理、AI负责人
代表作:
浙商智能行业优选A(007177)
浙商中证500指数增强A(002076)
2022年货币总量上偏宽松,但从结构来看,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宜过分乐观,因为政府鼓励宽信用支持实体经济,流动性整体脱虚向实,金融市场流动性未必会很充足。
从宏观逻辑来看,2022年有三个主要投资线索:
一是随着特效药和疫苗研发推进,疫情修复相关板块将会是今年第一条主线。
二是去年上游资源品价格大幅上涨,挤压中下游利润空间,今年上游涨幅将会往下游传导,中下游业绩面将会改善。三是去年限制性政策对市场影响较大,比如互联网教育整顿、碳中和背景下上游供给端出清等,今年政策扰动将减少,很多行业将回归市场规律,带来投资机会。
从产业角度来看也有一些投资主线。我们也始终认为超过14亿人的巨大市场,是我们国家一切产业升级的基础。新需求,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在面临不确定的时候,会在市场自发的力量下层出不穷,也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在这个领域,理解趋势,深耕产业,精选有能力的公司,将是应对之策。

贾 腾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
副总经理
代表作:
浙商丰利增强债券(006102)
浙商中华预期高股息A(007178)
展望22年,我们认为通胀仍然是值得关注的要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制造业及上游资本开支在持续长达10年的低迷之后,很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触发价格弹性的阈值,而双碳政策进一步为产能的扩张设定了天花板,而需求或多或少都还将有持续的增长,一旦新一轮资本开支上行周期开启,需求还有更大上行的机会。
我们倾向于认为通胀大概率不是暂时的,在未来数年之内可能出现系统性的抬升,2021年我们看到的通胀上行可能只是“序曲”,诸多生产要素的价格都将持续上升。在通胀的掣肘下,利率水平也有上行风险。
A股方面,基于Fed模型的股债性价比显示权益资产显著占优,权益资产大幅下跌的风险并不大。但板换和风格的分化极大,低估红利类资产处于历史上显著低估的水平,而成长赛道类资产估值昂贵,潜在通胀上行的掣肘也可能通过利率的传导体现在市场风格上。
港股方面,21年受到产业政策影响及海外货币收缩的预期港股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但风险大幅释放以后我们仍看好港股后续的表现。基本面而言无论是稳增长政策还是产业政策的逆风逐渐退却,胜率都逐步开始提升;当前估值也十分具有吸引力,赔率极高。
无论A股还是港股,投资策略上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偏向价值的投资风格,组合投资标的兼顾“物美”与“价廉”,力求在长跑中取胜。

王 斌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
代表作:
浙商科创一个月滚动持有混合A(009353)
2021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其中国内外疫情反复,半导体缺货,能源短缺,上游原材料涨价都阶段性给科技行业带来机会和风险。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稳健,短期的极致市场行为会很快遇到政策的干预而回归稳定。
国内证券市场的注册制基本运行顺畅。过去三年,一方面证券市场延续了分化和韧性。股价不再同涨同跌,估值偏离度加大。宏观经济变化、外围风险冲击下,市场能够自我调整,而非极致情绪化演绎。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新型特征,如股价提前反映产业趋势、基本面趋势演绎期拉长、过度狂热后会快速纠偏等。这些新特征与市场对产业认知水平整体提高有关,与注册制后股票供给快速增长有关,也与量化交易快速增加有关。总体上,我们认可A股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形成的观点。
行业机会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五大赛道:
ICT产业中的计算机,VR/AR,汽车智能化,数据中心等方向。
工业内循环产业中的国产替代的电子元器件上游,半导体材料,工业软件,实验仪器,高端装备和零部件。
能源变革方向,后续重点看好帮助车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零部件制造环节,如电池,隔膜,电池结构件,电控电驱等细分领域公司。光伏行业在上游供给约束解除之后,行业有望进入有序发展阶段。此时竞争格局依然良好的制造公司,以及优秀的绿电运营服务公司。
创新药以及器械产业,关注创新领先的平台型药企,具备全球竞争力优势的CXO企业,国产替代的医疗器械和耗材。
新型消费产业,关注处于产品创新迭代期,或者品牌树立期的新型消费品种。

胡 羿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
代表作:
浙商中证500指数增强A(002076)
中证500经历了2021年9月末、10月初的快速回调,四季度整体呈现一个缓慢上涨的状态。2021年初以来、特别是2021年三季度以来,市场对中证500对标产品热情高涨,短期呈现出一定资金面过热现象。反应在风格层面的表现就是,部分风格拥挤度快速上升,导致选股因子短期失效,使得市场上同类产品的超额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回撤,而超额收益回撤引发的赎回进一步强化超额的回撤。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回避高拥挤风格,同时更看好低估值等低拥挤风格,以进行风格上的结构性对冲,来降低超额的短期波动。
随着稳增长政策积极推出,国内经济预期会逐步爬坡。中证500指数对应的成分股目前依然保持着较高的业绩增速,我们认为2022年周期股景气度有望超市场预期,对指数当前点位形成有力支撑。同时,我们观测到近期因子拥挤的现象已经有所缓解,市场阶段性回调后,有望形成从Alpha和Beta角度都较优的布局机会。

刘 炜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
代表作:
浙商沪港深混合A(007368)
2022年,特别是22年上半年,流动性总体对新兴市场有冲击,对A股流动性冲击不明显,港股因为估值低,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影响较小。
港股总体与美股相关性在减弱,但是和沪深300的相关性在显著增强。
94年之后,港股下行行情(指数下跌超过20%)平均10个月时间, 当下我们已经接近这个区域,目前的上行风险远大于下行风险。
行业观点仍然是从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找思路:十四五规划下的“共同富裕+双碳”方向。
电新板块的需求继续持乐观态度,市场在短暂消化估值后,机会会重新出现。下游的发电企业,清洁能源比例会逐步提升。
汽车智能化:汽车产业的变革,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汽车镜头、CIS公司在疫情下,比行业龙头反应更快,迅速提高了市场份额,将在未来5年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功率半导体的国产替代,也会从现在的个位数到25年大幅提升。

刘俊杰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
总经理助理
代表作:
浙商惠裕纯债(003549)
2021 年以来,国内经济从2020年疫情后的复苏,到2021 年上半年的商品走向过热,从三季度开始,主要经济指标开始走出下行趋势,房地产行业压力快速加大。由于双碳双控助推,商品价格在 10月份走出新高,随后在经济走弱、监管压力、供给侧改善下,国内动力煤、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系商品跌回一季度水平。货币政策全年维持了偏宽松的水平,并在 7 月、12 月连续两次超预期降准,体现出跨周期调节和一定的逆周期调节的逻辑。相应的,大类资产方面,股市走出震荡向上行情,在经济复苏尾部获得小幅上涨,中证1000 代表的中小盘股表现最好;债市涨幅其次;主要涨幅在下半年经济下行、两次降准之后出现回吐。
投资策略方面,首先社融底之后利率大趋势往往不会很快转向;随着宽信用政策效果在二季度左右开始显现,债市利率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实际稳经济的效果。2022 年债市利率的中枢,与稳经济的强度有关,虽然年初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但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就此缓解,后续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稳经济的政策信号出现。

周锦程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
总经理助理
代表作:
浙商智多宝稳健一年持有期A(009568)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较强的稳经济信号、宏观政策要将跨周期和逆周期结合。社融代表的宽信用开始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但宽信用的可持续性和见效时点仍待观察。
展望 2022 年,社融代表的宽信用开始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但宽信用的可持续性和见效时点仍待观察。2021 年后置的财政政策,会在2022年前置,目前的地产政策放松程度还难以扭转地产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可能需要靠基建、制造业投资等多个方面合力才能对冲,高基数下出口增速也面临下行压力,消费在疫情下仍有一定不确定性。
债券方面,利率可能要先筑底、后反弹、再看稳经济强度定中枢,资金面可 能仍要至少先宽松1-2 个季度,信用债方面仍要谨防地产及相关产业链风险,城投债在债务有序管控的情况下压力可能不大。

刘爱民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
基金经理
代表作:
浙商惠盈纯债A(002279)
2022年一季度将是稳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的阶段,政策对经济的效果则可能要到二季度才能开始显现。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已经明确了要发挥货币政策结构和总量的作用,一季度货币政策的宽松窗口期仍存在。
总体上,2022年是进一步的货币宽松先行、宽信用效果滞后出现的节奏。1月超预期的降息、结合1月金融数据,再次降准降息的宽松预期暂时大幅下降;宽信用对经济的效果和见效时点,将是股债大类资产博弈的重点;上半年房地产政策的放松程度、地产行业的底,是国内经济重要的转折信号。

刘 波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
基金经理
代表作:
浙商惠享纯债(002909)
2022 年一月份,央行降息的力度和节奏超预期;央行新闻发布会提出“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的再大些”,市场宽松预期进一步强化。1 月的 PMI 数据显示:制造业供需双弱压力不小,非制造业全面回落景气不佳,经济基本面可能仍难言企稳。宽信用政策已经开始发力,社融等金融数据可能会出现企稳的迹象,但延续性仍需要观察。
利率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多捕捉交易性机会可能是今年的一个重点。当前10年国债位置并不高,利率水平可能已经处于短期的偏下位置,赔率可能不高。宽信用无 疑是确定的,但宽信用的持续性,以及何时反映在经济数据和市场上,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