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携手迎新,谈谈2022年债市展望

时间:2022-01-01 08:26:27 | 来源:市场资讯

大家好,我是博时基金黄海峰。2021年已经挥手远逝,2022年即将悄然而至,此时此刻,我最感谢的是各位持有人的信赖,以及各位投资者朋友们的支持。借此辞旧迎新之际,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回顾下今年债券市场的情况,分享一些我对于明年的债市投资展望。

【2021市场回顾】✦

如果先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下2021年的债券市场,我认为,在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流动性持续呵护的大环境下,债券市场整体呈震荡慢牛走势。

我们看到,在1月末春节流动性缺口的影响下,资金面急剧收紧,尤其是“永煤”事件后,市场形成的宽松预期被弱化,债市开年出现震荡调整。但步入二季度后,市场逐步对基本面和通胀数据“钝化”,再加上财政后置导致供给节奏放缓的影响,“欠配”逻辑成为主导,支撑债市进入“慢牛”行情。

紧接着,在7月初,市场迎来超预期的全面降准,进一步加速催化债券行情,10年国债于8月中旬落至2.8%,触及本轮行情低位。而后,“再降准”预期落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PPI推升至10%以上等新情况,引发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债市情绪转弱,收益率大幅回调20bp以上。

峰回路转,自10末开始,央行积极以公开市场操作应对流动性缺口,同时,受益于发改委的行政控价,大宗商品价格逐渐由高位回落,通胀预期得到缓解,债券市场重回下行通道,多数品种创年内新低,我们的组合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回报。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还是会基于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研判,在适当的时机灵活使用合适的策略,力争继续为组合创造超额收益。

【2022债市展望】

关于2022年的债市展望,我认为,在基本面压力不减的格局下,对债券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行业方面

首先,地产政策可能出现边际放松,但“房住不炒”的监管大方向仍具有刚性,地产景气度或将进一步下行;

其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基建方面“在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产业预计将在上半年起到托底经济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地方隐形债务监管的政策定力仍然较强,基建向上空间受到制约,预计增速将呈前高后低趋势,对经济的影响仍是“托而不举”;

最后,制造业作为主要的政策支持方向,在出口景气支撑和信贷、税费等政策的倾斜支撑下,企业大概率将维持较高的资本开支意愿,制造业投资韧性仍在。

出口方面

海外供应链承压局面未破,供求缺口短期内或难有明显改善,出口景气度可能韧性较足,随着下半年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的退出,需求呈有序回落。

此外,由于今年消费的低基数,预计明年将迎来缓慢复苏。

通胀方面

在食品的压制下,今年CPI整体处于低位,非食品则持续修复。在PPI对CPI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食品和非食品共振的情形,即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通胀对于总需求的敏感性大幅增强。如果明年稳增长或地产链收缩慢于预期,上半年可能出现通胀压力短暂超预期的风险。

流动性方面

在今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删除了“管好货币总阀门”和不“大水漫灌”的表述,宽松预期进一步强化,叠加年末再次全面降准的货币政策,可以发现,“稳增长”诉求正在逐步加强。如若基本面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明年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预期也将继续增强。

因此,我会在明年上半年,重点关注地产政策的边际变化,以及财政前置发力的幅度,通过宽信用推进的节奏与见效程度,来判断债券市场的整体走向。同时,考虑到地产与隐性债务的政策定力,经济数据修复节奏可能相对较慢,货币政策有望维持“温和宽松”,为债券投资提供较好的宏观环境。进入下半年,我也将警惕经济数据修复、海外宽松政策退出,可能带来的债市扰动,提前做好防御策略。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债市回调风险不大,年初配置需求或带动收益率进一步下探,我们也将立足当下,把握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

感谢大家在这一年的关注和支持,承蒙信赖,如履薄冰!我们将怀揣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继续砥砺前行,与投资者朋友们共享收获的果实。

新的一年,不负所托,携手同行。 

福利好礼 双重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