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研究院 张赛男 实习生夏馨 上海报道
苹果折叠屏iPhone又有新进展。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资深屏幕分析师预测,苹果计划最快于2023年发布折叠屏iPhone。据称,这款iPhone折叠屏手机配备8英寸的柔性OLED显示屏,按照目前苹果手机最大尺寸为6.7英寸来看,堪称“史上最大”的iPhone。
面对未来智能手机的折叠屏趋势,苹果显然不准备缺席。早前已有消息传出,苹果在进行折叠屏手机的测试。在折叠手机领域,三星、华为等早有布局,而一旦苹果官宣相关产品,无疑是折叠屏商用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再往前看,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若能打开,将带动柔性OLED显示屏的飞速发展。
多家巨头已入局
早在去年9月,就有消息传出,三星向苹果提供可折叠显示屏样品进行测试。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已经开始进行折叠iPhone的“早期工作”,不过开发进度还没扩展到显示屏之外。
今年5月,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将推出配备8英寸柔性OLED屏幕的折叠iPhone,但没有进一步说明内部细节。郭明錤认为,折叠手机是未来智能手机的趋势,三星正在不断完善折叠手机,苹果也不准备缺席。
从近日传出的最新消息来看,折叠屏的iPhone采用了上下翻折的翻盖式内折设计,依然采用直角边框,同时异形刘海屏得以保留。根据苹果产能规划,2023年折叠iPhone出货量预期将达1500万支至2000万支。
不过,由于需要解决“关键技术和大规模生产问题”,苹果折叠iPhone的推出可能被推迟到2024年。
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折叠屏产业链中如UTG玻璃(Ultra Thin Glass,超薄玻璃)、液态金属、MIM结构件(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以及铰链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产能和技术瓶颈,而居高不下的终端价格也令市场望而却步。
以三星折叠智能手机发展为例,其在2019年2月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售价15999元,在行业内率先将折叠屏手机商用落地。今年早些时候,三星推出的Galaxy Z Fold3和Z Flip3,已经是其可折叠智能手机的第三次迭代。
据公开报道,从2020年折叠面板采购情况来看,三星全年采购份额高达87%,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甚至超过了90%,这意味着,三星在折叠手机市场占据了近90%的份额,并且仍在酝酿新一代折叠屏手机。
与此同时,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商在折叠手机市场也不甘落后。
2019年10月,华为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X,售价16999元。今年12月14日,华为官宣将于12月23日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P50Pocket,从预热海报中可以看到,该款手机采用了上下折叠设计,并在机身背面拥有特殊的纹理。
2021年3月,小米公司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起售价9999元。12月15日,OPPO将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FindN,起售价7699元。vivo折叠屏手机也正在研发,计划于明年发布。
从上述动作来看,折叠屏手机俨然要在2022年掀起一方风潮。
三星折叠屏专利最多
不过,折叠屏仍然存在不少技术难点。早在两年前,折叠屏手机在面世之初,就因价格昂贵、屏幕体验不足、屏幕折痕等问题始终未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当前,折叠屏手机工艺不成熟、良品率低、价格昂贵仍然是行业痛点。
而随着工艺水平日趋成熟,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厂商才更有可能较好地解决折叠屏手机存在的问题。
21世纪资本研究院对比了当下头部智能手机厂商在折叠屏技术领域的积累,或可看到未来技术的演进方向。
通过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显示,苹果、三星、OPPO、华为、小米五家企业均已在折叠屏(柔性屏)领域进行了专利布局。
其中,苹果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270余件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90余件,在专利申请总量中约占69.1%。苹果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于柔性显示器、平板设备、覆盖层等领域。
三星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1800余件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50余件,在专利申请总量中约占41.6%。三星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于柔性显示器、传感器、控制器等领域。
OPPO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840余件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0余件,在专利申请总量中约占27.3%。OPPO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于柔性显示屏、移动终端、壳体组件等领域。
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380余件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在专利申请总量中约占13.2%。华为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于柔性屏、移动终端、显示方法等领域。
小米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300余件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在专利申请总量中约占22.8%。小米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于柔性显示屏、移动终端、折叠设备等领域。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折叠屏手机的“首吃螃蟹者”三星在折叠屏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最高,苹果虽然申请总量相对不高,但其授权发明专利的占比却是五家企业中最高的。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的授权发明专利占比仅次于苹果。而OPPO在上述两项指标中,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带动柔性OLED需求增长
而从上述技术布局也可以看出,柔性屏是绝对的重头戏。随着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打开,最先受益的无疑就是屏幕——柔性OLED显示屏。
折叠屏,更准确的称呼为“柔性屏”,是从去年开始兴起的高端手机概念,更大的屏幕和更便捷的机身一直都是手机厂商追求的目标,而折叠屏能完美满足这两点。
折叠屏手机市场不断开拓,带来的最大成本增量就在柔性OLED显示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的报告,随着产能不断增长,柔性OLED显示屏的出货量有望从18年的1.6亿片,增长到22年的4亿片,复合增长率25%。
实际上,自iPhone X于2018年首次亮相以来,苹果就在其iPhone上使用柔性OLED。
苹果公司目前在较高端的iPhone手机和所有型号的Apple Watch手表上采用的是OLED显示屏,其余产品都是LCD显示屏。苹果产品的OLED显示屏目前是由三星、LG和BOE提供。
据媒体报道,继苹果公司在最高端的12.9英寸iPad Pro中使用mini LED屏幕之后,苹果公司还计划明年(2022年)开始在部分iPad型号中采用OLED屏幕。
21世纪资本研究院从产业链独家获悉,苹果或将在平板、笔电首先推出折叠屏产品,而非手机。一旦推出,意味着柔性OLED的市场将极大打开。
由于市场需求大增,近两年,京东方A、维信诺、深天马A等多家产业链企业的相关产品供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市场预计,京东方将在2022年超过LG Display,成为第二大智能手机OLED供应商,出货1.09亿片。京东方将在2022年同时运行三座六代线柔性OLED工厂。目前其客户包括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和苹果等。
TCL华星光电则正计划扩大其T3六代线LTPS TFT LCD工厂和T5六代线柔性OLED工厂。
深天马将在2022年大幅提高其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出货量,其新的六代线柔性OLED工厂将在2022年投产。
而维信诺合肥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今年8月也实现向某国内头部智能终端客户批量交付产品。这是维信诺继昆山第5.5代、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之后的第三条实现量产交付能力的规模生产线,进一步补充公司高端柔性AMOLED产能。
除了柔性OLED显示屏之外,柔性电路板、柔性电池、柔性电极以及保证柔性屏能够紧密贴合的铰链等产品,都是折叠手机能够带来的新增长点。
(作者:张赛男,实习生夏馨 编辑:巫燕玲)
年终理财爆款福利!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2000份,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