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私风云

两会对股市的影响,短期在于情绪,中长期影响才会逐渐体现。从历年两会行情来看,股市走势倾向于稳定,但今年大概率呈现出震荡结构性行情。
两会时间即将开启,今日A股迎来大反攻,沪指大涨近2%,创业板指逼近3000点大关。两市板块多数走强,金融周期股领涨,机构抱团股拉升走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国两会将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两会期间,经济政策看点有哪些?A股和资本市场有哪些值得投资者关注的话题?多位专家认为,“十四五”规划、“双循环”、碳中和、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反垄断、乡村振兴等话题,或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两会期间市场趋于平稳,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切勿追高,以理性、谨慎的态度对待市场。
或继续不设GDP增速
2021年全国两会,将正式通过并公布“十四五”规划全文。“十四五”规划将指明下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关于宏观指标设定,“2021年,随着经济V型反弹、疫情冲击减弱,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将继续淡化,强调高质量发展。”粤开证券研究院高级策略分析师李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预计。
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孙付认为,今年可能保持“不设GDP增速目标,但有较为明确就业要求”。
具体来看,关于经济政策趋势,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一是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缓退坡,总量偏紧更注重结构优化。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大概率“缓退坡”,不会出现政策断崖。量的方面,“总量偏紧、结构优化”或为主旋律,上半年维持紧平衡概率偏大,但结构性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有望继续强化,科技、小微、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仍强。价的方面,预计全年无加息也无降息,利率维持高位波动的概率较大,企业降成本或以巩固为主,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二是财政政策扩张放缓,注重结构调整和社会公平。预计当前危机应对模式下的财政政策将向常态化回归,以使政策“更可持续”,同时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同时,财政政策仍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一方面,政府债务扩张规模料将下降,但力度仍强于疫情前;另一方面,上半年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有望延续。此外,预计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将继续增加,这也是以后财政发力的中长期重要方向。
迈柯荣信息董事长徐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应急性政策应当逐步退出,逆周期调节政策不用急于退出。在后疫情时代,特别国债、税收与社保优惠等应急性的财政政策应逐步回归常态化。此外,货币政策应当逐步实现常态化转向,政策避免急转弯。
碳中和或成焦点话题
在徐阳看来,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合理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宏观调控“稳”字当头、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将会成为热点议题。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年的两会热点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关于两会期间A股行情大致走势,东北证券研究所策略组长邓利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两会左侧行情出现的概率较大,两会期间市场趋于平稳,两会后市场表现无明显规律。
“今年碳中和、科技创新等是核心。”邓利军表示,类比同属五年规划第一年的2016年两会,预计今年两会核心方向就是“十四五”规划的正式文件;与此相关的碳中和、科技创新、国改和“一带一路”、军工将会是今年两会政策导向的重要投资方向。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亦表示,今年两会热点可能会重视碳中和问题,强化节能和减排二氧化碳的各项指标和措施,将可能成为今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碳中和及环保概念,包括光伏、风电等可能会有所受益。
同时,消费、反垄断皆有可能成为热点。郭施亮表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消费行业,尤其是中高端消费品行业会有长期积极提振的影响。经济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也会水涨船高。
此外,反垄断问题也可能成为两会的关注重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有待观察,但力度大小,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互联网金融巨头的发展增速。
注册制将持续向前迈进
“十四五”对发展资本市场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各项基础制度的完善,以及交易机制的优化,亦会成为两会期间投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针对目前与资本市场自身建设息息相关的话题,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值得关注:
首先,注册制是否会继续大力推进?推进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向国外学习的有益经验。目前,注册制在创业板及科创板推行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注册制的脚步将越来越近。
其次,T+0交易机制是否会落地?近年来,无论是成交额还是成交额的增速都处于逐年递增状态。由此可见,目前市场其实并不缺乏活跃度,此时落地T+0交易机制似乎并无太大必要。
再次,科创板转融通是否会扩大规模?是否扩大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非来自于技术或制度建设,主要考量因素应着眼于科创板市场是否平稳运行。如果转融通规模上升速度过快,势必将引入过多空方力量,这样的情形不利于科创板平稳运行。
最后,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是否会有新的动作?新《证券法》中将欺诈发行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到一个堪称严厉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中介机构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相信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认定责任边界等细节问题会逐渐明确及完善。
把握震荡结构性行情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把握两会行情,掘金下一阶段的投资热点?
“A股在历年全国两会前后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市场反应,从两会之前的风险偏好提升,到两会期间窄幅震荡,再到两会之后的风格切换,投资者可以根据两会政策趋势及历史行情规律适当调整配置方向。”李兴表示。
郭施亮认为,两会对股市的影响,短期在于情绪,中长期影响才会逐渐体现。从历年两会行情来看,股市走势倾向于稳定,但今年市场行情大概率呈现出震荡结构性行情,今年A股可否有效打破“牛市不超过三年”的魔咒,依然有待观察。
中金公司建议,重点关注结构性机会。虽然市场整体在两会期间表现或相对平稳,但不乏结构性的机会,可以重点关注需求修复、科技创新、产业自主、释放内需(消费)、绿色发展与碳中和等可能的热点主题,中长线依然看好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可以结合‘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去寻找具有延续性的机会。”左剑明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近几个交易日大盘已经出现一定调整,究其原因,可能是主流资金希望在等两会过后布局确定性较高的板块。结合市场主流机构对于今年货币政策普遍预期偏中性的情形,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切勿追高,以理性、谨慎的态度对待市场。
记者:王媛媛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