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我买的基金回本了,该下车吗?(上)

时间:2021-06-11 18:23:38 | 来源:长安基金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买入基金前,会想着这次要赚多少才算满意,但真买入之后遇到了市场行情不佳净值一路下滑到0.9,这时就只想着要熬过去,稍微赚点就撤。于是当净值好不容易回到1-1.05之间时,就迫不及待的下车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小美几乎每天都能在讨论区看到。

就以近期市场为例,不少入场不久的新基民都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赚钱的滋味,就经历了春节后A股市场的宽幅调整,账面出现了浮亏。而伴随近期市场略有回暖,部分基金净值也有所回升,基民们发现自己原本浮亏的基金已接近回本,有些可能已略有盈利。这时大家不禁又发出了灵魂拷问:

我的基金快回本了,要下车吗?

为什么基金回本了,大家就只想着要下车?面对回本了的基金,我到底该去该留?小美会从以上两个问题出发和大家一起聊聊。首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

1、为什么基金回本了,总是急于下车?

过度关注短期盈亏

被情绪操纵了的投资行为

投资基金切勿当成买定期理财

01

过度关注短期盈亏

小美经常会在讨论区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到晚上8点讨论区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家都会等待当天净值的出炉,期待今天的收益情况。但实际上太过关注账户盈亏会给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而忽视具体投资产品本身的变化情况。

另外大家也可以回忆下打开账户时,往往在页面最上方的位置显示的会是账户收益情况。这其实也会潜移默化得让我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短期盈亏上。

其次部分投资者还会太过关注“一城得失”,即过多关注每一笔投资的盈亏,其实投资中学会算总账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实际上过度关注盈亏,会让投资者遇到基金亏损时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一旦基金回本,投资者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寻求“解脱”,急于“减负”。

02

被情绪操纵了的投资行为

其实当基金回本或者小有盈利时就急于下车的现象,在行为心理学中被叫做展望理论。

小贴士

什么是展望理论?

展望理论指人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即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对于高于参考点的收益型结果,人们往往表现出风险厌恶,偏好确定的小收益;对于低于参考点的损失型结果,人们又表现出风险喜好,寄希望于好运气来避免损失。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赚100元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觉得略有点开心,但如果我们是亏了100元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十分难受了。其实这就是因为投资者对损失更为敏感,损失100元的痛苦远远强烈于赚了100元的喜悦。因此当我们面临浮亏,特别是浮亏程度相对较高时,大家会想既然已经亏了那么多,不如再等等,说不定行情来了就能回本。此时投资者往往更愿意坚持持有下去。而当基金回本或者出现浮盈时,大家会觉得是好不容易赚到了钱。此时投资者情绪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愿继续冒险,会更倾向于赎回基金,落袋为安。

03

投资基金切勿当成买定期理财

由于资管新规的落地,促使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叠加近两年基金市场呈现出较好的赚钱效应,也吸引部分原本购买定期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开始投资基金。但是可能有些投资者仍用过去买预期收益型定期理财产品的思路去投资基金,就比如一到3个月或者6个月,投资者惯性的认为该到期赎回了。这种心理也会导致一旦稍有盈利就急于落袋为安的行为。

实际上基金本质不同于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往往都会设置固定持有期限,而开放式基金本身可以随时申赎,但是更适合长期持有,如果匆忙在获得低收益率的时候选择赎回,则可能放弃未来更广的收益空间。同时基金存在净值波动风险,哪怕是风险相对较低的短债类产品也可能出现亏损,如果投资者仍用投资银行理财的思路投资基金,则往往会对基金风险预期不足,进而导致不理性的投资行为发生。

明白了为什么基金回本,就急于下车的心理原因之后。小美在下一篇中会再来和大家聊聊,当基金回本该去该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