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很多基民在投资的时候,会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基金产品中。
近期,基金的江湖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位97年的小伙一口气买了1000多只基金,他是受了什么刺激才会买那么多基金呢?

原来,这位精神小伙刚开始买基金就亏了15个点,于是,他想了一个好方法,广撒网买入基金。
目前,他60%的基金都是赚钱的,由于投入的资金都很小,他的心态还是挺好的。

只不过他也有烦恼,那就是基金买太多,很难一口气卖太多。
1000只基金看似分散了,可是,他买的很有可能有行业重复的基金,其实,根本没必要买那么多。

怎么看待这位小伙的投资行为呢?
甲甲认为,这确实是个人喜好,也不能全盘否定他这种行为,但是甲甲还是想给他一些建议。
与其买很多基金,不如投资宽基指数基金
他买入了上千只基金,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恐怕基金持仓里大部分的A股都涵盖了,他要是真的很喜欢买很多行业的股票,选择宽基指数做投入,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比如,他可以选择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指等。
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两市中选择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的。
中证500指数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是A股中小市值企业的代表。
上证50是从沪市A股中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是上证市场中龙头企业的代表。
创业板指是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该板块对上市公司定位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和创业创新企业的代表。
时间成本很贵,买太多基金耗费太多精力
买太多基金,光买卖这个动作都累死了,未必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他现在就有了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太难卖出,在卖基金进行止盈的时候,会占用他很久的时间。

甲甲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他每只基金投入10元,买了1000只基金,总共的本金也就是在1万元左右。
可是,他买入那么多基金所用的时间成本和卖出的时间成本就非常高了,如果把这些时间如果花在自我提升或者兼职上,他可能赚到的钱更高。
基金的合理配置方法
买基金实际上用不着雨露均沾,一口气买了很多,这种实际的投资效果并不好,而是要有自己的计划,购买3-5只就可以满足很多人的需要了。
比如,1-2只宽基指数的基金再搭配2-3只主题的基金即可,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那么,也可以选择多一些的基金,但是最好别高于10只。

甲甲给大家推荐一种核心-卫星的资产配置管理方法,比如,将长期的资金按7:3分为两个部分,7成是核心资产,长期持有相关基金,获取长期的收益,3成是卫星资产,可以用于投资一些热点类的主题型基金,如果自己的风险偏好高,也可以适当提升卫星资产的占比。
以上仅供参考,在具体的操作时,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适当调整,比如,同样需要衡量自己的资金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
爱你们的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