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理·芒格的故事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查理·芒格的中国投资合伙人,叫李录。
李录和查理·芒格认识的时候,芒格已经是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头了,按理说经历和体力都大不如前。两个人经常约在7点半见面,也就是吃早餐的时候。第一次,李录几乎是踏着点来的,结果发现老头已经把早餐吃完了,而且看完了当天的报纸。李录就感觉很不好意思,虽然没有迟到,但是毕竟让老爷子等了那么长时间。于是,第二次见面,李录提早了15分钟,还是发现老头坐在那看报纸。第三次,李录提早了半个小时,走进去依然看到老爷子在看报纸。第四次,李录干脆早到了一个小时,终于赶在了查理·芒格之前。十五分钟后,老头拿着一摞报纸晃晃悠悠坐下,自顾自的看报纸、吃早餐,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看完报纸才抬头看李录,开始今天的谈话。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一位老人家,你会作何感想?你看,人家没有吹嘘自己什么,人家就是这么生活的,他常年如此,向整个世界呈现自己靠谱、好学、尊重他人这一面,不需要什么多余的话,他就让合作者肃然起敬。
理解了这一层,再来看巴菲特和芒格坚持的价值投资,你就明白他的深意了。价值投资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买一只股票,然后长期持有。价值投资是让你放弃一切投机的机会,只按照股票的基本价值面来看它的未来。一只股票的股价高,各种短期的因素都是没法把握的。而最重要、最核心,也是最靠得住的因素,就是它自己配得上这个价格。
所以,价值投资方法的创始人,格雷厄姆才说:“我面向过去,背对未来,从来不做预测。”
所以,归结到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就是一句话:找机会,不如修炼自己。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修炼自己,而是前半句:拒绝看似是机会的那些杂七杂八的诱惑。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投资感悟!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基金投资策略、投资范围、基金经理等相关信息,可前往银华基金官网的信息披露板块查询了解。
——故事内容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