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从2021年城投债信用评级调整重新审视城投信仰(上)

时间:2021-08-17 19:22:26 | 来源:东海基金

2020年以来,随着华晨、永煤等信用风险事件的爆发,在对区域的融资环境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引发投资者对评级机构评级结果公允性、前瞻性、及时性的质疑。

监管已对部分评级机构做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并陆续出台了新的监管规定,特别是2021年3月《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针对评级虚高、调整滞后、国企评级考虑外部支持较多等问题提出多项措施。

2021年8月《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稿落地,从意见稿到正式稿的变动可以看出,监管在充分吸取市场意见的基础上对诸多方面的表态更加柔和,希望避免因评级快速调整对债市造成过大冲击。

表:21年以来信评行业监管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东海基金整理

通过对全市场发债主体的评级调整进行梳理,我们可以观察到2021年前7个月,评级机构对发债主体的信用调整无论从涉及主体个数还是调整次数都明显增长,今年首次出现评级下调超过评级上调的现象。与历年同期相比,今年外部评级下调的数量处于最高水平;上调的主体数量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

截至2021年7月31日,21年共有274家发债主体境内评级有所调整,评级被下调主体数量远高于被上调主体数量,其中50家为评级调高、167家为评级调低,另有57家发债主体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如前所述,今年评级下调的压力显著高于往年,评级机构“主动调整”非违约相关主体评级情况的频率明显提高。今年以来,随着海航系相关企业陆续破产重组、蓝光发展和华夏幸福等地产企业陆续违约、东北区域城商行盈利大幅下滑及部分弱区域的主城投非标违约导致评级调整,市场对弱资质主体的评级调整压力关注度明显提升。

图:2018-2021年1-7月评级调整主体数量统计(家)

资料来源:Wind,东海基金整理

注:多家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发债主体评级调整只按照发债主体列示一次;2018~2020年采用全年调整数据。

图:2018-2021年1-7月主体评级调整次数统计(次)

资料来源:Wind,东海基金整理

注:多家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发债主体评级调整只按照发债主体列示一次;2018~2020年采用全年调整数据。

具体到城投发债主体,我们以Wind城投分类统计,截至2021年7月末,今年共有46家城投境内评级有所调整,评级被下调主体数量远高于被上调主体数量,其中13家为评级调高、28家为评级调低,另有5家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图:2021年1-7月城投发债主体评级上调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东海基金整理

从今年评级下调的城投债主体分布来看,贵州省城投主体和AA级城投主体评级下调的数量占比最高,以评级展望下调和评级下调1级为主。

下调原因主要涉及到:

(1)区域经济增长乏力、财政实力下滑或再融资困难;

(2)企业自身面临的债务、法律风险(未决诉讼)、或有负债风险(担保及诉讼等)、债务逾期等负面事件;

(3)企业后续经营面临的不确定增加,包括重组事项未完成、资产频繁划转、子公司被调查等。

表:2021年1-7月城投发债主体评级下调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东海基金整理

表:2021年1-7月城投发债主体被列入观察名单的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东海基金整理

明天继续,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本文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所有发展阶段,相关历史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也不构成对东海基金管理的基金的未来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