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泰观点|对A股后市观点维持中性,在市场风格再平衡进程中继续关注业绩预期及景气边际变化

时间:2021-09-05 15:22:21 | 来源:市场资讯

8月市场震荡走高,月初大盘在教培行业强监管所引发的恐慌情绪逐步消退后快速反弹,重新站上3500点;进入中下旬,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政策误读扩散进而导致外资大幅流出,股指下挫波动,但幅度和速度明显弱于7月末;随后,在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略偏宽松、政策误读及时纠偏的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得到修复,股指重回上行通道。结构上,短期交易的聚焦点依然在于中报业绩超预期和行业景气高位,同时前期估值深度回调且内在质地优良的部分板块个股的性价比优势显现,迎来补涨行情。主题投资氛围活跃,随着“十四五”规划和配套措施密集发布,市场对于政策明确支持方向的配置热度不减。

分行业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大部分录得涨幅。其中,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叠加碳中和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供需紧平衡逻辑继续演绎,周期板块业绩全面释放,采掘(+29.46%)、有色金属(+18.0%)、钢铁(+17.56%)、化工(+12.46%)涨幅居前,国防军工(+16.4%)在高景气确认下延续涨势,公用事业(+11.6%)则受到能源结构调整和新基建提速等多重利好提振,获得市场关注;与此同时,由于监管政策担忧压制短期情绪,医药生物(-8.63%)、食品饮料(-4.28%)8月表现欠佳,回调较多的行业还有电子(-6.97%)、通信(-5.88%)、计算机(-1.60%)。

截至8月31日,主要指数涨跌不一。具体表现上,上证综指涨4.31%,报收3543.94点,沪深300微幅下跌0.12%,创业板指高位回落,下跌6.57%;而中小市值风格延续较佳表现,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取得7.21%、6.42%的涨幅,继续跑赢大盘。

7月经济数据全面低于预期,不仅有疫情、天气、季初效应的临时性扰动,也反映了内生约束的持续性影响。7月底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的判断已经转为谨慎,宏观政策也出现放松迹象。展望下期,经济运行预计仍偏平淡,因决策层要为明年开年经济做出准备,政策放松的窗口已经打开,但现有政策效果尚需一定时间观察,进一步加码或在四季度。政策思路上,预计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打配合,地产政策值得跟踪关注。总体来看,宏观经济对权益市场影响中性略偏负面。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进入合理略偏低估的区间,大类资产间比较来看,以中证800为代表的股市收益率与7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仍超出历史平均水平;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第二批集中供地规则调整优化、严格执行“三线四档”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严查“深房理”违法违规炒房案件、多市限购政策再升级、上海实施二手房源价格核验,意味着地产调控在土地供给、房企融资、终端销售全方位加码趋严,股票资产超越投资性房地产成为居民财富配置中的重要方向,在大类资产配置中仍然具备相对性价比优势。

8月资本市场经历较大波动,监管基调上有所维稳,但严监管的整体趋势未变。例如:7月底连续几天急跌后,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定调中小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新华社发文,“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行业监管政策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证监会针对注册制下部分网下投资者重策略轻研究,为博入围“抱团报价”,干扰发行秩序等新情况新问题,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总体而言,监管依然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快速下跌,会在基调上给予适当的缓和表述,但总体而言,并未有更多刺激手段,各类规范政策的出台仍然是连续、连贯的。资本市场政策对市场影响中性偏负面。

资金供需方面,本期场内资金供需缺口环比缩小,资金需求稳定,受益于公募发行金额继续提升、陆港通资金持续净流入,资金供给连续4个月增多。场际方面,交易结算金余额和新开户数均持续增长。展望下期,大型IPO和定增项目预计将造成资金需求的小幅提升,中性情况下资金供给略有回落。

展望后市,疫情反复扰动和供给约束下宏观经济增长压力显现,边际放松的政策组合开始着眼于中短期稳增长目标,为股票市场营造了相对宽松友好的环境,影响后续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供应链韧性、政策落地效果及持续性。整体估值进入合理略偏低估的区间,股票市场流动性环比改善。资本市场政策释放维稳信号,但严监管的整体趋势未变。整体来看,对后市观点维持中性,建议在市场风格再平衡进程中继续关注业绩预期及景气边际变化。

以教育培训和互联网平台反垄断为代表的行业监管政策持续加码,洪涝暴雨和南京等多地疫情扩散等外生因素齐生干扰,市场通过阶段性震荡盘整,消化前述诸多扰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对经济稳增长和一系列产业监管政策收紧重设预期,达成更为广泛一致的共识。与此同时,市场对于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高成长赛道景气难以再超预期的担忧也逐步显现,获利兑现转向深度回调、估值历史低位的部分价值板块,高成长赛道波动加大,估值溢价有所收敛。

在当前市场已经释放了部分风险,市场情绪修复回温的环境下,存量资金博弈仍将主导结构性行情,风格再平衡延续,成长、价值逻辑有望在短时间内频繁切换演绎。结合过往经验来看,高景气依然是A股不变的聚焦点,后续需要对业绩预期和盈利能力分化,以及政策观察期内的调控力度进行密切跟踪,并研判其对景气边际变化的作用方向,这将是把握后市轮动方向、穿越中短期波动、跑出超额收益的重中之重。

中长期维度上看,政策端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期叠加”关键时期内的底层脉络清晰连贯。一是要高度重视双碳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定力,深入研究其对于中长期经济结构和相关产业发展前景的影响;二是政策端彰显出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攻克“卡脖子”难题的决心,亦要关注并挖掘政策红利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后续关注:高成长赛道景气边际变化,数据安全、反垄断、财(房)产税等行业监管政策出台,美联储Taper进程等。

免责声明:

1、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报表、信息,本公司不就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

2、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收益率(如有)的引用及既往业绩的表述,均不代表本公司对相关产品收益的预测及承诺。

3、本公司对于本资料中的任何预测、展望等内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资料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

4、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及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附属机构、分支机构)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5、本资料的知识产权由泰康资产所有。未经泰康资产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将本资料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任何人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泰康资产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