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证指数上涨0.58%,收于3541.67点,深证成指收涨1.51%,创业板指收涨1.63%,计算机、通信、软件、半导体等行业大涨,市场氛围明显回暖。元旦过后,基民企盼已久的跨年行情并没有出现,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半导体、军工、白酒等高景气赛道普遍回调,而银行、综合、石油石化等传统板块领涨,市场风格再次发生变化了吗?

A股主要宽基指数年初以来下挫。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沪深300以及中盘市值的中证500连跌两周,高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科创50上周虽然止跌回暖,但远未收复开年第一周超过6%的跌幅。

很多投资者不禁开始疑惑,春季躁动行情还会有吗?面对变幻莫测的A股市场,基金投资者一季度该如何布局?
“稳增长”主题预期升温
从2021年年末开始,市场就有高低切换的迹象,前期大涨的CXO板块、疫苗、有色、钢铁轮番回调,进入2022年后,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热门板块加速回调带动大盘下挫。
对于近期市场震荡,银河证券策略报告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
1
部分赛道如双碳赛道估值过高且上行时间较长,相对优势下降,拖累市场下行;
2
年初投资者受考核因素影响调仓换股,配置风格有一定转换,且春节前投资者会有部分资金兑现,市场短期有所波动;
3
美联储1月6日公布了12月FOMC会议纪要,加速Taper、提前加息以及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讨论对风险资产产生影响。
银河证券认为,目前市场主线是“稳增长”主题,充裕的流动性寻找低估值或主题板块进行配置。展望后市,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央行降准也释放了较强的稳增长信号,在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预期较为一致的情况下,稳增长信号将为2022年春季行情的开启提供新动力。
中金公司认为,继续“稳增长”为主线,
成长板块静待转机:
01
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潜在可能的消费支持领域等;
02
前期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
03
去年涨幅较大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半导体等成长板块,短期表现可能受到抑制,潜在转机看市场风格的再次变化,潜在时间点可能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
东北证券研报认为,春季躁动仍在进行中,
短期调整是上车机会。
01
一季度是政策出台密集期,更多刺激政策落地将继续改善增长预期;
02
年初国内社融与信贷规模普遍相对较高,情绪资金后续有望加速流入,宏微观流动性持续宽松;
03
稳增长预期继续提升风险偏好。从政策导向角度来看,基建托底经济预期下,新基建中的特高压、5G建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旧基建中低估值的建筑建材央企值得关注。
借“基”布局稳增长主题
2022年虽然未能迎来开门红,但也不必过于悲观,结构性行情中,投资机会将会轮番出现。在当前经济整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稳增长”将会是2022年市场发展的主基调。感兴趣的投资者,如果想抄一抄券商研报的“作业”,不妨借“基”布局相关主题投资机会。
1月11日起重磅发售的万家景气驱动混合基金(基金代码:A类013326,C类:013327),聚焦3大高成长领域:稳增长(传统基建产业链、地产产业链)、新能源、转基因育种。
拟任基金经理刘洋,拥有10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区,其中3年投资管理经验,擅长在景气度向上的行业中寻找细分行业的龙头,过往业绩亮眼。他执掌的万家瑞隆,任职以来的累计回报达200.29%,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57.73%)。(指数数据来自于wind,业绩数据来自万家基金,截至日期2021.12.10,经托管行复核,完整历史业绩详见页尾。)
关于“稳增长”主题,刘洋看好两个方向,第一是基建产业链,第二是地产产业链:
基建产业链:
过去两年由于地方政府在控制隐性债务导致基建的增速偏低,2022年上半年可以更加乐观一些。第一,2021年专项债发得比较多,但是很多还没有形成实物性的投资,我们认为2022年上半年这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增量;第二,2022年自身的基建投资增速也会加快。
地产产业链:
最近出台了很多政策,可能会刺激一些房地产的需求,与稳增长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过去由于房地产的利空政策,压低了产业链里的股票价格,如果地产行业出现好转,产业链会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包括地产相关的建材、轻工、家电这些细分板块,一些优质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除了稳增长主题,刘洋还看好转基因育种、新能源这两个板块,都是高景气赛道,长期增长空间大。
虽然2022年A股开局不利,但回撤或是上车好机会。如果您看好“稳增长”主题,赶紧行动起来,不要错过布局良“基”哦。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家瑞隆成立于2016-11-30(2018-04-17 转型为本基金),刘洋自2018.9.18任职至今。2018-2021年净值增长率为-23.92%、37.72%、51.41%、58.06%;2018-2021年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5.80%、27.99%、21.29%、-2.29%,2018-2020年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2021年数据来自万家基金,经托管行复核。)
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