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中加基金:市场调整不断,投资如何操作?

时间:2022-08-03 15:22:26 | 来源:新浪基金

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反弹后,A股自7月6日起进入盘整,上涨动能逐渐减弱,之前走势强劲的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也开始显出疲态。面对如此局面,不少朋友感到困惑和纠结:为什么最近市场再次陷入调整?当前市场处于什么位置?现在还能进场吗?以什么样的姿势进场更稳妥?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

市场遭遇“倒春寒”,基本面有点跟不上

自7月5日冲上3400点之后,沪指开始步入调整,一度回调超5%,沪深300指数也一度回撤超7%,创业板最大跌幅也曾到达过6.29%,两市成交量连续四周萎缩(Wind,截至日20220729)。

7月初以来这波调整被海通证券策略团队称之为“倒春寒”,该团队认为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面的修复进度跟不上股市上涨步伐,市场面临的内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

从调整时空来看,这次“倒春寒”可能还会延续。海通证券策略团队分析了2005年以来A股发生的多次“倒春寒”行情后发现,历次回吐过程中,上证指数平均下跌46天(剔除2019年),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创业板指最大回撤平均在13%左右、回吐前期上涨行情0.5-0.7左右的涨幅,且历史上获利回吐期间,全A成交量平均萎缩62%(5日平滑为52%)。

反观这次倒春寒,截至7月29日,上证指数最大回撤6%,回吐前期上涨行情0.4的涨幅;全A成交量最低缩量至704亿股,较6月高点缩小了38%,5日平滑口径下缩小24%。

表:历史上各大指数底部第一波上滚后获利回吐幅度(时间的起点和终点由上证综指刻画)

估值合理,分化剧烈

其实经过前期调整后,A股估值水平已趋于合理。我们通常用市盈率(PE)来衡量股价水平,PE等于一个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除以其利润,所得结果反映了这笔投资回本所需要的时间;市盈率越低,意味着回本的时间越短,这笔投资就越划算;而市场的整体PE越低,一定程度上表明其投资价值越显著。

从Wind数据来看,截至7月29日,万得全A整体PE(TTM)大概在17.63倍,处于近五年35%的分位水平,这也意味着市场当前PE比近五年里65%的时间都要低,这样的估值水平显然不算高;分行业来看的话,除了社会服务、地产、汽车、IT服务、光伏设备等少数行业当前PE高于过去5年估值中位数以外,多数主流行业PE都在中位数以下,并不算贵。

数据来源:Wind,中加基金;截至2022年7月29日

数据来源:Wind,中加基金;截至2022年7月29日

匹配风险和资金期限,灵活应对震荡

市场重回震荡,我们投资该如何应对?

大家应该清楚,惟有风险和期限匹配,才有可能获取比较满意的收益,脱离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投资期限来谈投资,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针对当前市场状况,对不同风险偏好和资金使用期限来说,选项可能会有所不同。

1、对于风险偏好比较低、资金使用期限在1-3年的朋友,可以考虑选择一些中低风险的基金品种,像中加纯债债券(000914)等纯债类基金,以更好的分散组合风险,增强投资组合的“抗震性”。

中加纯债债券(000914)是中加基金旗下老牌明星债基,由固收总监闫沛贤亲自执掌,专注债券投资,远离股市波动,目标是在保持资产流动性以及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投资管理,力争持续稳定地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组合收益。

该基金转型成立以来,中长跑成绩优异,同类排名靠前:近1年收益率5.44%,排名同类前6%;近3年收益率15.97%,排名同类前3%(排名来源海通证券,净值增长率来源产品季报;数据截至20220630)。

2、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偏好权益投资,且投资期限在3-5年、甚至更长的朋友,在这种高波动、行业轮动快速的行情中,也要注意平衡好风险和收益,通过多元配置来分散风险,切忌押注单一资产或者赛道。如果不想费心劳神,大家可以优选选股能力强、风险控制好、信得过的基金经理,来帮自己做配置。

像冯汉杰就是一位值得信赖的选股能手,他被誉为“长期价值投资猎手”,擅长价值投资风格,坚持自下而上全市场选股,不盲目追逐热点,注重个股的安全边际,持仓相对均衡。从结果来看,他管理的产品,短期爆发力不见得有多好,但胜在细水长流,回撤控制能力较强。

以其权益代表作中加转型动力混合A(005775)为例,该基金自2018年9月5日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150.4%,最大回撤13.35%;近三年净值增长112.83%,同类排名前17%;过去一年回报4.19%,排名同类前24%;获得多家评级机构三年五星评级(业绩来自产品定期报告,排名来自银河证券,回撤来自Wind,数据截至20220630;评级来源及时间:海通证券20220630、晨星20220630、银河证券20220701、天相投顾20220331、济安金信20220331)。

此外,冯汉杰还管理着中加科丰价值精选(008356)等固收+产品,投资性价比同样显著,攻守兼备,是资产配置的较好底仓。

总之,投资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在高位时入市,不在低位时离场,耐得住震荡市的煎熬,建立和不断完善自身的投资体系,相信时间的复利。希望我们所有坚持和等待,最后都能迎来春暖花开。

注释:中加纯债一年A成立于2014年3月24日,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闫沛贤(20140324至今),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71%、6.58%、6.15%、3.40%、5.16%、3.3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88%、2.88%、2.88%、2.89%、2.88%、1.42%。中加纯债债券转型成立于2016年12月23日,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闫沛贤(20161223至今),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97%、6.39%、6.70%、3.37%、5.22%、2.6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34%、8.85%、4.96%、3.05%、5.65%、1.90%。中加颐兴定开债券成立于2018年6月8日,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杨宇俊(20180608-20220513),闫沛贤(20181213-20191230、20220429至今),颜灵珊(20220429至今),成立至2018年末、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52%、4.86%、2.51%、4.23%、 2.0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3.11%、1.31%、-0.06%、2.10%、0.38%。中加聚盈定开债券A成立于2019年5月29日,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闫沛贤(20190529至今),成立至2019年末、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79%、3.02%、8.47%、1.8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47%、-0.06%、2.10%、0.38%。中加聚享增盈债券A成立于2022年5月5日,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闫沛贤(20220505至今),刘晓晨(20220505至今),成立不足6个月,不列示业绩。中加聚安6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发起式A成立于2022年6月13日,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闫沛贤(20220613至今),成立不足6个月,不列示业绩。

中加科丰价值精选混合成立于2020年5月8日,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冯汉杰(20200508至今),于跃(20200513至今),成立至2020年末、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60%、8.35%、0.1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0.16%、-0.38%、-3.67%。中加转型动力混合A成立于2018年9月5日,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张旭(20180905-20191023),冯汉杰(20181205至今),成立至2018年末、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71%、32.84%、59.88%、19.11%、-2.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5.09%、21.41%、16.22%、-1.88%、-5.46%。中加核心智造混合A成立于2020年7月22日,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冯汉杰(20200722至今),成立至2020年末、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1.63%、15.42%、-4.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36%、9.59%、-8.81%。中加喜利回报混合A成立于2021年9月1日,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历任基金经理为:冯汉杰(20210901至今),成立至2021年末、2022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58%、-0.7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75%、-5.63%。

以上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2063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目前给予中加纯债债券的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给予中加转型动力混合、中加科丰价值精选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对运作后的基金风险等级将定期进行评价更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产品收益受股市、债市等影响可能会有波动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根据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综合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具体以销售机构评价结果为准,投资人在购买本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国证监会的注册并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该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