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钻石(LaboratoryGrownDiamond)是人造金刚石中颜色、重量和纯净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只有生长环境不同,而化学成分、物理、化学属性及光学性质完全相同。
培育钻石属于真钻石,肉眼不能分辨区别,只有专业人员在专业设备下才能区分一颗钻石是天然的还是实验室培育的。
与真钻石对应的是仿钻,两者在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上有较大差别,所以大部分仿钻用肉眼即可分辨。莫桑石的化学成分是SiC,色散率明显低于钻石,所以外观上莫桑石没有钻石那种特殊的“火彩”;锆石的化学成分为ZrO2,折射率低于钻石,外观上没有钻石的那种通透感。

培育钻石的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天然钻石的4C标准,即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Carat)。目前国际上权威的钻石评级机构包括美国珠宝学院(GIA)、国际宝石学院(IGI)、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HRD)、欧洲宝石学院实验室(EGL),国内权威机构包括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和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GIC)。各家机构的证书和评价标准有所差异,但是都在4C框架内,以IGI的评价标准为例。

克拉重量是影响价格最直接的指标,其次颜色越接近无色(D色)、净度越纯净、切工越完美越贵。常见的说法比如“1克拉以上的钻石才有收藏价值,一克拉以下的是碎钻”,体现了大克拉与小克拉钻石的价格差距。即使是同克拉的钻石,由于颜色、净度、切工上的差异,价格也能相差一倍之多。
培育钻石的合成途径有高温高压法(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受到工艺的限制,培育钻石的净度和颜色还很难做到无色(D色)和无杂质(IF),如同天然钻石一样,目前不同品质培育钻石的价格还有较大差距。培育钻石售价大概是天然钻石价格的20-35%。
从终端消费市场来看,目前全球培育钻石渗透率为10%。美国是培育钻石第一大消费市场,市场份额接近80%,渗透率达到20%。在培育钻石品牌Diamond Foundry,Lightbox,Diama等宣传推广下,美国市场对于培育钻石的接受度已经很高,培育钻石高性价比、绿色环保的概念也深入美国消费者的内心。中国消费者目前对培育钻石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较低。未来培育钻石会不会成为钻石消费的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为太平基金研究部研究员邱子扬)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文中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保证在信息发生更新的情况下作出的建议不发生变化,公司及其员工不就本文涉及的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或收益担保,也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文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任何人士及机构均不应依赖该文取代其独立判断。
太平基金在本文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太平基金在本文成文时的观点,太平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太平基金的立场,太平基金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的版权为太平基金所有。未经太平基金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修改或发布。如转载、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对其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太平基金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在进行基金投资前请详细阅读相关风险提示函和本公司旗下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以及披露的最新相关公告,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谨慎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