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公告产能超500万吨,磷酸铁锂过剩“灰犀牛”迫近!业内人士:供需拐点最快下半年出现…

时间:2022-02-22 08:23:03 | 来源:证券时报网

经过大规模扩产后,磷酸铁锂到底会不会产能过剩?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发现,各路厂商宣称的扩产规模加上现有产能已经达到500万吨,明显超过2025年的下游需求。按照正常扩产周期,过剩将在明年出现,但受限于能耗指标、锂资源短缺等因素,这一时间点或将推迟。

入场的竞争者并非看不到风险,部分扩产公告有“蹭热点”之嫌,后期产能落地存在不确定性。传统厂商和跨界玩家各有所长,产能集中释放带来洗牌之时,缺乏工艺技术和成本控制能力的生产商将率先出局。

竞争不止发生在生产者之间,磷酸铁锂本身也在被多种材料围猎。随着价格水涨船高,磷酸铁锂的性价比优势逐渐减弱,而能量密度已经逼近天花板。钠离子电池、锰酸锂等替代方案“虎视眈眈”,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路线即将展开市场争夺战。

500万吨巨量产能袭来

“如果磷酸铁锂厂商一味疯狂上量,那么将来投产之日就是巅峰下降之时。”在磷酸盐领域从业二十年,见过几轮周期起伏,天津斯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刚对记者感叹。

过去一年,扩产公告在磷酸铁锂行业此起彼伏。参与竞赛的不仅有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老牌厂商,更有来自钛白粉和磷化工行业的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兴发集团等跨界玩家,扩产项目动辄以10万吨计量。与此同时,产能过剩的隐忧也逐渐蔓延。

(沁阳磷酸铁锂生产厂区规划鸟瞰)(沁阳磷酸铁锂生产厂区规划鸟瞰)

记者梳理了近期磷酸铁锂扩产情况,大小项目接近40个,扩产总规模达490万吨。这一规模已经相当于2021年中国磷酸铁锂出货量47万吨的十倍,若全部落地,加上现有产能,届时将有500万吨以上的巨量产能出现。这仅仅是不完全统计,实际规划可能更多。

500万吨的磷酸铁锂能消化么?关键要看动力电池和储能两大块市场的增长空间。

据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这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1100GWh。储能市场拐点也将加速到来,预计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再加上轻型车、低速车、重卡、船舶等场景需求,2025年全球合计需求将有望达到1800GWh。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经验,1GWh电池需要消耗0.25万吨磷酸铁锂,以此推算1800GWh对应的磷酸铁锂需求量为450万吨,上述产能规划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更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电池都将采用磷酸铁锂路线,经过了一年的产销量逆袭,铁锂电池在去年刚刚与三元电池平分秋色。这意味着450万吨的需求量是极度乐观预期,而产能过剩则是大概率事件。

“供应链信息的传递具有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营造了磷酸铁锂市场的虚假繁荣。” 高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梁告诉记者,终端需求旺盛导致市场情绪过分乐观,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业内企业都想以规模优势抢占市场地位,消弭边际成本。而事实上,车企、储能等客户在制定销售及装机目标后,一般会寻求多个供应商,而上游供应商的扩产会按上限匹配其需求,这在无形中会放大实际需求,误导上游盲目扩张。

这轮扩产大潮是从2020年下半年涌起的,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升温。下游突然爆发的需求沿着“整车-电池厂-材料厂-资源端”层层上溯,让供应商措手不及。磷酸铁锂价格应声飙涨,从2021年初的不足4万元/吨涨至如今的超14万元/吨,涨幅达250%。生产商利润也肉眼可见的提升,行业前两名的德方纳米和湖南裕能在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2.47%和24.75%,远高于前一年的10.18%和16.18%。

而就在2020年之前,磷酸铁锂行业刚刚经历低谷,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尚未成熟,补贴政策以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为重点,因此市场偏爱三元电池,完成一轮产能扩张的磷酸铁锂厂商遭受打击。李积刚回忆称,近十年来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最低时只有20%,而价格最低曾做到2.8万元/吨,每吨只有1000元左右的毛利。

磷酸铁锂的扩产周期并不长,业内认为普遍在6-12个月。“从去年出货量来看,一部分新产能已经落地了,从2020年底着手准备,在去年底就应该具备投产能力了。如果顺利推进,最快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现过剩风险。”李积刚表示。

行业扩产进度慢于预期

单从各家规划数字上看,产能过剩已经是磷酸铁锂行业的“灰犀牛”,但它究竟何时到来,需要紧跟产能落地进展来判断。

龙佰集团是锂离子电池材料跨界玩家中进展领先的,公司在2月15日披露了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一期建成试生产公告。记者来到位于沁阳市的生产基地探访,该项目总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4栋大型厂房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改造,具备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的能力,目前已有2栋基本配齐设备。产线核心设备为8条各80米长的窑炉系统,对应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龙佰集团沁阳磷酸铁锂生产线,一期产能5万吨/年)(龙佰集团沁阳磷酸铁锂生产线,一期产能5万吨/年)

车间负责人介绍称,产线在去年除夕完成第一次投料,目前一期5万吨在试生产,本月底经过检验调试后即将可以正式投产,“项目预计今年三月份可以达标投产,今年下半年可以达到销售满产,现在已经在和下游客户对接送样,客户验证周期大概在3-6个月,其中大部分是动力电池厂商。”

记者还了解到,位于焦作市的磷酸铁项目紧邻龙佰集团的钛白粉生产线,可以便捷利用到双氧水、氢氧化钠、硫酸亚铁等副产品作为原料。

更多的磷酸铁锂扩产项目进度慢于预期。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扩产项目仍处在前期筹划和审批阶段,甚至一些项目只是与合作方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并无实际进展。

例如中核钛白规划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在业内规模靠前,根据公告计划原本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开工建设,最快今年下半年投产运营。但记者致电公司获悉,项目目前仍未开工,主要因为在环评、获取能耗指标等环节进展较慢,预期2023年底建成1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磷肥厂商司尔特在去年9月就公告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而公司回应记者称该项目还未正式选址,也没有相应土地,项目仍处在前期股权转让阶段。

“常有一些业内朋友反映,扩产规划做得很大,但当地政府不会批那么大的能耗指标,这一项卡了脖子,因此产能投放进度会低于预期。”一位磷化工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生产一吨磷酸铁(磷酸铁锂主要原材料之一)耗电约1500度,一吨磷酸铁锂耗电达6000度,能否拿到能耗指标对开工建设至关重要。

一位信披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只要双方合作签署协议,上市公司就需要履行信披义务,这时候可能土地还没有落实,环评、能评等事先审批都还没有做,至于什么时候能开工建设属于后续进展,其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

即便产线建成,锂资源也很可能成为投产瓶颈。生产磷酸铁锂主要涉及锂、磷和铁三种资源,其中成本占比超一半的锂源最为紧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近一年涨幅惊人,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飙涨至近期最高的47万元/吨。全球锂矿资源集中在澳洲、南美洲等地,扩产周期较长,市场普遍预计碳酸锂价格年内仍将维持高位。

因此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各家磷酸铁锂产线已经建成,但并非每家厂商都能拿到充足的原材料,实际发挥出的产能将大打折扣,相应的磷酸铁锂价格也将依然坚挺。

这种趋势已经显出苗头,有不少公司在做扩产项目时同时规划了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两种材料,具体生产计划可以在二者之间腾挪。记者了解到,多家公司计划一期优先出产磷酸铁,随后再视碳酸锂资源情况向磷酸铁锂延伸。

“不过,磷酸铁虽然很多厂家在做,但真正能做好的非常少,有效产能或许没有那么多。” 一位曾在电池厂做过品控管理的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于磷酸铁锂合成,上游磷酸铁的制备难度更高,从研发出来到真正能用在电池上,没个两年的磨合是不行的,光在电池厂的验证周期就要耗费一年时间。

以钛白粉企业安纳达的转型路径为例,公司从2013年就开始做磷酸铁,2015年建成投产,近两年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大批量供应市场。“考虑到投资风险,最初我们并没有大规模投入,也只是小试牛刀,后来技术逐步成熟了,叠加成本优势和下游市场拉动,才慢慢从最初的几千吨做到现在的5万吨,随着新一轮扩产,今年内产能会提升至10万吨/年。”安纳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综合各种因素,磷酸铁锂距离产能过剩仍有一段时间。“如果按照公告计划,那么可以明确的说,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就会出现过剩。但观察目前业内投产进度,这一时间点可能会推迟1-2年,今年也会有新增产能,但暂时不会过剩。”上述磷化工行业人士称。

大宗化考验成本控制

当产能集中释放时,必然会带来一轮行业洗牌。TWh时代带动百万吨级别的磷酸铁锂,使这个原本属于精细化工的小材料逐渐大宗化,产品趋同之后,竞争的核心将紧紧围绕产能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

传统厂商呈现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湖北万润三强的局面,未来可能走出分化。目前,湖南裕能扩产项目达77万吨,德方纳米扩产项目62万吨;湖北万润稍显落后,IPO募投项目包括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传统厂商从几万吨到十几万吨逐渐起家,相比之下跨界者更显气势汹汹,一举规划20万吨甚至50万吨的公司不在少数。但记者了解到,跨界厂商制定扩产计划时通常没有实际订单或意向客户的支撑,定下的产能数字一方面来自下游市场总体规模的预测,另一方面出自自身条件和一贯的大化工思维。

一些产能规划可能掺杂水分。“磷酸铁锂‘老将’对行业发展门清,与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磨合也很好,手里都握着大把的订单,只要资金实力足以支撑,扩产自然是毫不含糊的,我认为产能落地的概率至少在80%以上。”李梁表示,但对于新入局的玩家应该保持一份理性,个人觉得产能最终能有20%的达产率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喊出的扩产规模足够大,政府给的支持力度才足够多,包括资源、审批、产业链整合等各个方面。现在很多企业的玩法是,先规划一个大额产能,然后分期投建,一期项目基本是小试牛刀,后续视市场情况做调整。”华南地区一位资深锂电从业人士表示,不过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逐步回归理性,招引的对象一般只针对头部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跨界厂商并没有生产磷酸铁锂相应的技术团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部分厂商没有人才储备,外部招聘也很难,真正优秀的人才大多被股权绑定,或者优先去电池厂。于是他们就去找化工设计院出图纸方案,设计院再找到传统的磷酸盐材料厂,寻求具体的技术支持。”

不过,如果能克服前期困难落地产能,跨界厂商将发挥出资源端的成本优势。磷化工厂家能够自供磷矿,钛白粉厂家可以利用副产品硫酸亚铁作为铁源。

暂且不考虑锂资源的影响,在磷酸铁环节,磷化工企业的成本优势更加突出。上海有色网电池材料分析师鱼桐告诉记者,磷酸在磷酸铁成本中占比70%,因此是影响磷酸铁价格的主要因素。据测算,无原料优势的磷酸铁厂家成本在1.26万元/吨,有铁源优势的厂家成本为1.18万元/吨,有磷源优势的厂家成本为1.1万元/吨。

“最后比拼的就是谁能掌握全套技术,把磷、铁、锂等资源结合起来,使生产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上述华南锂电从业人士表示。

磷酸铁锂直面挑战

磷酸铁锂凭借性价比优势在2021年大放异彩,但能否持续被市场接受还存在诸多变数。这款材料本身的生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投建产能是否有需求承接,也牵连着领域内生产商的前景。

磷酸铁锂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具备能量密度优势的三元。在成本方面,两种材料同样需要用到锂资源,但三元采用的镍、钴比磷酸铁锂的磷、铁更加昂贵,因此成本更高。鑫椤锂电最新市场价显示,三元电芯价格为820元/KWh,而磷酸铁锂价格为690元/KWh,这意味着一辆50度电的车采用三元方案成本将高出6500元。

在国产特斯拉Model 3、ModelY,五菱宏光MINI EV等爆款车的带动下,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在2021年反超三元。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79.8GWh,占比51.7%,同比增速227.4%,是三元电池增速的4倍。

不过,主打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经不起长期的价格上涨。李积刚表示,在目前磷酸铁锂的价格下,动力电池市场的接受程度处在临界状态,下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还愿意暂时牺牲利润,目前价格储能锂电没有未来,而在消费电子市场,“很多厂家从去年十月就陆续停产,躺平不干了”。

华北地区一位电池材料厂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2022年随着印尼的镍矿逐渐有产出,非洲的钴矿陆续恢复,镍、钴的价格还会逐渐回归,高镍三元材料的价格竞争优势会慢慢体现出来。

在能量密度方面,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等技术在电池结构上优化,去掉模组等环节从而提升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但从材料本身的性能来看,李积刚认为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已经贴近天花板,提升空间不大。在电动车对续航里程和智能化功能的追求下,磷酸铁锂或许力不从心。

当磷酸铁锂的天花板显现,性价比优势不再,其他技术路线会迎来机会。李梁表示,目前锰酸锂电池正在慢慢被业内青睐。制备一吨锰酸锂需要0.22吨碳酸锂,比磷酸铁锂少0.03吨,在当前碳酸锂价格高达47万元/吨的情况下,单这一项的成本就能下降1.4万,目前最贵的锰酸锂也就9万元一吨;再加上锰酸锂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锰溶出问题,在寿命、平台电压、能量密度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已经具备与磷酸铁锂一较高下的实力。

在储能领域,磷酸铁锂将迎来与钠离子电池的正面交锋。钠离子电池得益于资源丰富度而具有成本优势,且具备更好的低温和快充性能,能够适应高寒地带。宁德时代在去年7月发布第一款钠离子电池,并称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公斤,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下一代钠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200Wh/公斤。

目前钠离子电池尚未产业化,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畸高的锂价将刺激钠电池加快替代进程。大规模商用已经不再遥远,宁德时代计划在2022年投产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并在2023年基本建成产业链。

与此同时,磷酸铁锂也在通过材料工艺实现自我革新。升级方向之一包括磷酸锰铁锂,李积刚介绍称,磷酸锰铁锂相比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提升20%,整体成本下降10%,目前在二轮电动车等小电动领域已逐渐上量;锰铁锂复合30%三元材料后能量密度提高30%,已小批量应用到乘用车。宁德时代则在磷酸锰铁锂的基础上加入其他金属,公司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中透露,新产品M3P即将推出,被称为“磷酸盐系的三元”,成本较三元下降。

股民福利来了!送您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