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保险市场潜力较大,专业规范展业为关键 | 保险市场月报

时间:2022-03-08 11:23:16 | 来源:市场资讯

2月,负面清单和披露管理意见稿发布,新产品的报备趋于严格,通过误导销售促单将不再可行,产品设计终将回归保障本质,专业的保险服务和规范展业(产品设计符合监管要求、销售合规)才是保险公司稳健发展的根本。同时,人们保险保障意识逐渐提高,社会老龄化引起大量养老保障需求,使保险的长期市场潜力较大,需要保险公司在合规基础上适应市场创新,提供不同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障需求。

01

监管动态——监管新规促规范展业

2月7日,银保监会发布对2008年颁布施行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并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在修订中把握了三条原则: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少数不适应保险业风险防范和高质量发展的条款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基金费率的科学合理性,提升保障基金可持续能力;三是坚持强化管理,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制度。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在各方意见建议基础上,对《管理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依程序发布施行。

2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下称《通报》),对近期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此次银保监会点名28家险企,并从产品设计、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费率厘定、产品报送材料等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包括:既往症定义不合理、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增额终身寿险存在噱头营销风险、产品费率厘定保险责任过于单一且缺乏定价基础等问题。2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新增了 21 年产品监管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新冠隔离险、短期健康险及增额终身寿等产品。

2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统一认识、促进发展,在机制、方法和行动步骤等方面予以规范和指导,将全面推动保险机构转变经营理念,以数字化转型驱动金融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支持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同时要增强服务开发能力,显著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指导意见》为下一步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2月11日,银保监会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及《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则》),以切实规范保险机构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办法》覆盖产品设计、销售、理赔全流程,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险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报送内容,披露保险产品目录、条款、费率表,长期人身保险产品现金价值表示例和说明书。对于较为复杂的长期人身险产品,监管还专门制定了《规则》,万能险和分红险将只保留两档利率演示,即最低利益演示和万能结算或红利利益演示。投连险的利益演示仍分三档,但从“高、中、低”,改为“乐观、中性、悲观;并且限定了万能险最高演示利率为4%。分红险的最高红利利益演示,也限定为不得高于4.5%减去产品预定利率,投连险更是明确指出悲观档情景演示假设投资回报率不得高于-1%。演示利率明显下调,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预期,避免险企刚性兑付。

2月2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同时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扩大试点范围,可以使更多消费者接触到具有较强养老功能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养老金融消费观念;有利于推动试点保险公司深入探索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经验,促进和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并强调各试点公司应当合理制定业务规划,持续创新产品,探索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多样化需求,同时要求各银保监局做好政策解读,加强业务监管。试点范围扩大后,相关监管要求适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规定。

02

险企动向——保险与老龄事业深度融合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且我国人口规模较大,因此老龄化进程将引起大量养老需求。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1)》显示,养老主要依赖于社保养老金,且养老储备缺口较大,这也给了保险在老龄事业深耕的空间和潜力。《“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下称《规划》)强调了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在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指明了商业保险服务老龄化社会的重点及发展方向。被老龄化催化的“银发经济”也为商业保险的发展开拓巨大空间,未来的养老金融市场也是开放的,各类金融机构都会在同一商机的促动下提供各具特色的养老产品,保险业更需要利用本身的行业协同优势,结合康养资源提供以养老金融产品为中心的养老解决方案。

大型险企本身具有资金资源优势,在养老产业的布局相对超前,且本身积累了较高的服务品质口碑,因此在养老布局方面更具优势。中国太保近期布局养老产业动作频频,太保养老(北京)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经营范围包含养老服务、护理机构服务(不含医疗服务)、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2月8日,太保寿险成功摘得北京大兴区旧宫镇一多功能用地性质的地块,将用于建设太保家园北京国际颐养社区,以满足京津翼地区的社区养老需求。以泰康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太保和大家保险等为代表的保险机构积极布局医养大健康产业,截至2021年11月,保险机构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养老产业,累计提供超过13万张床位,国内布局养老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47%,通过轻重资产多种模式布局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等领域。中小型险企在资金资源方面难与大型险企竞争,因此只能通过对养老金融产品探索和创新,在老龄市场分一杯羹。

03

人身险经营——市场动态回顾

受后疫情时代消费需求低迷、代理人流失及行业转型等因素影响,银保监会2021年全年数据显示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3.12万亿,同比下降1.42%,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为2.36万亿,同比减少1.71%;健康险业务收入为0.71万亿,同比增长0.14%。随高净值人群的保障意识逐渐增强和风险偏好逐渐降低,以高净值人群作为目标客户的银保渠道仍保持强势增长,2021年合计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5%,市占率10.1%,较2020年提升0.5%,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产品结构方面,个险渠道以传统年金险和健康险作为主力产品,这符合大部分消费者对健康保障和资金管理有所需求的特点。银保渠道则以趸交短期年金和期交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主力产品,这符合高净值人群需要兼顾财富传承、风险隔离和资金灵活度的诉求。

2022年“开门红”方面,由于2021年四季度业绩承压,加之监管要求,因此“开门红”向后推迟一个月左右,使得2022年开门红维持保费收入正增长压力较大。大型保险公司以短期年金搭配万能账户进行二次增值的“开门红”产品形态为主,银保渠道主要以趸交的短期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为主。

04

业务创新——“隔离险”发展与规范展业

最近,为因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的被保险人提供隔离津贴的“隔离险”成了网红,引起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隔离险”行情火爆是因为:第一,较大的隔离风险引发保险需求。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国内的严格防控有效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正常运行和绝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但是疫情仍然在全国多地零星出现。在我国当前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措施下,任何一个地方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或者密接者都会有一大批人被隔离,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有保险能够为此提供保障,自然可以吸引关注。第二,较低保费和较高杠杆率激发了很多人的购买意愿。目前市场上“隔离险”的保费,低的只需要几元,贵的一般也就几十元,一旦触发保险理赔条件就可以得到每天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赔付,保费大多数人都负担得起,赔付金额又很有诱惑力。

然而伴随高热度而来的是展业不规范和消费者难获理赔。“隔离险”常常内含免赔条款,而销售过程中仅仅强调低保费高杠杆的特点,忽略了关于免赔条款的说明。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保险公司端正经营理念,规范销售及宣传行为,在综合考量可保利益和风险程度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开发产品,合理设定责任免除和理赔条件,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做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不得以博取消费者眼球为目的,进行片面宣传和恶意渲染炒作。

05

保险服务——2021年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情况

2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指出,人身保险公司消费投诉23399件, 环比下降2.42%,占投诉总量的62.16%,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2.48件/亿元,万张保单投诉量中位数为0.26件/万张,万人次投诉量中位数为0.09件/万人次,人身保险公司涉及理赔纠纷投诉2465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10.53%;销售纠纷投诉10362件,占比44.28%。其中中小型保险公司在亿元保费投诉量、万张保单投诉量、万人次投诉量指标中排名变化较大,这主要与中小保险公司业务量有限,增加或减少消费投诉件对其影响更大有关。

06

资讯——香港优惠措施常规化

2月17日,香港保监会欢迎银保监会将给予香港保险业的优惠措施正式加入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中的组成部分。优惠措施自2018年实施以来运行顺畅,每年延续,让中国大陆保险公司分出业务予符合要求的香港再保险公司时,资本额要求可适用等效优待因子。

银保监会表示,这些措施落实了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同时有助增进内地和香港的监管互信,有利业界更好地管理风险,促进两地市场共同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保监局指出银保监会的决定充分体现出香港在“双循环”经济策略下作为环球风险管理中心的重要性,及其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贡献。

07

本月好买观点

保险市场观点:2月,负面清单和披露管理意见稿发布,新产品的报备趋于严格,通过误导销售促单将不再可行,产品设计终将回归保障本质,专业的保险服务和规范展业(产品设计符合监管要求、销售合规)才是保险公司稳健发展的根本。同时,人们保险保障意识逐渐提高,社会老龄化引起大量养老保障需求,使保险的长期市场潜力较大,需要保险公司在合规基础上适应市场创新,提供不同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障需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