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旭哥观市:春耕布局,均衡配置

时间:2022-03-02 19:23:00 | 来源:市场资讯

导言

开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内外部因素交织,投资者情绪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后市如何演绎?2022年投资方向到底在哪里?小兴带您一探究竟!

“兴”档案

姓名:刘方旭

职位:权益投资副总监

证券从业年限:15年投资研究经验,12年证券从业经验

学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

管理产品:兴业国企改革混合、兴业龙腾双益平衡混合、兴业兴智一年持有期混合等

#01

在您看来,今年市场内外环境主要面临哪些压力?您在产品管理运作中又是如何准备和应对这些压力的?

刘方旭:今年以来的2个月,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较大幅度的震荡调整,可以看到,当前和未来主要面临的压力,内部而言在于国内经济增长持续承压,上市公司盈利难度在加大;外部而言在于美联储加快推进缩表加息进程,从而导致外资流入趋缓甚至流出的风险,以及近期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等。

#02

今年以来,稳增长主线的价值周期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在您看来,市场风格是否就此从成长向价值切换?

刘方旭: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不小的。一方面,过去几年消费医药和科技成长都经历了大幅度的上涨,而稳增长主线的价值周期板块涨幅较小;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对利率敏感型的科技成长也相对不利。

#03

春节后,“宁组合”和“茅指数”都出现大幅下挫。从当前看未来,您是如何看待龙头品种的投资价值?作为偏价值型的基金经理,您是否会考虑适当做些市值下沉?

刘方旭:“宁组合”和“茅指数”代表着科技成长和消费医药的龙头企业,他们短期的大幅下挫不会改变其这类公司的内在价值,反而会提升其长期吸引力,它们越下跌配置价值就越高,我认为可以逢低择优布局相关个股。作为价值型基金经理,在当前偏防御的市场环境下,我暂时不会考虑市值下沉。

#04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各条赛道上的个股也将伴随业绩的披露而出现分化,您对所关注领域的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有哪些看法?

刘方旭:对于2021年年报,我主要关注各条赛道上龙头个股的业绩是否符合乃至超出市场预期。整体而言,我判断价值周期类的个股符合预期的概率较高,而科技成长类由于市场预期充分而容易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结合当前国内经济环境和2021年上半年的高基数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企业盈利的压力相对较大,在上市公司总体盈利增速偏弱的情况下,我将持续关注业绩环比改善板块和个股的投资机会。

#05

两会行情即将到来,往年来看会议前后政策都会偏暖,您对今年“两会”行情如何预期?

刘方旭:考虑到下半年将要迎来二十大,今年两会前后的货币、财政和产业等政策基调大概率“稳”字当头,对此市场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所以在我看来“两会”行情不会缺席,但不宜预期过高。

#06

综合市场情况,您在上半年将主要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具体看好哪些行业板块、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刘方旭:如前所述,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我在上半年的投资策略是动态均衡行业配置,即适当降低科技成长方面的仓位,逢低增配价值周期。具体看好的细分行业包括银行、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等,原因在于银行和上游大宗原材料近期业绩改善明显,景气度持续向上,且估值相对处于低位,在稳增长主线下预计将有较好业绩表现。

#07

作为一名实战经验丰富、历经市场沉浮的资深基金经理,您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和心得可以与投资者分享交流?

刘方旭:当下可能是基金投资者比较焦虑和迷茫的时期,经过过去三年的市场连续上行和基金投资的较高收益回报,建议投资者降低2022年的回报预期,将今年当成春耕布局的年份,定投或者逢低布局,耐心等待秋收时节的到来。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是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