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
本日A股市场经历调整。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26%,沪深300指数下跌1.84%,中小100指数下跌2.67%,创业板指数下跌2.17%。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下跌。
经济压力、疫情等持续给市场带来压力。
【1】近期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较疲弱,消费负增长,投资尚未好转,显示宽信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疫情控制难度加大、海外复工等使得出口的预期也有调降。
【2】此前市场对政策预期较强。4月14日国常会后,央行宣布降准25BP,显得较为克制。4月15日MLF利率未调降,4月20日LPR利率也维持不变,均低于市场预期,抑制风险偏好。
【3】去年表现强势的新能源板块,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不及预期的企业较多,影响市场整体估值。
【4】人民币贬值,汇率压力较大,市场担忧资金流出。
【5】部分投资者认为GDP5.5%增速目标将会下修。
我们认为制约市场的核心因素尚未见到明显好转,抗击疫情短期或难以实现突破进展,通胀也可能维持较长时间,预计A股市场近期表现仍偏弱势。但投资者也不应过度悲观,经过调整后的A股主要指数估值已经处于较低位置,或已具备长期配置价值。4月底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观察窗口,预计刺激政策将会加码。而且稳增长有明显起色后,中美两国经济、政策的分化预计也将会有收敛,人民币汇率不至持续贬值。关于放弃GDP增速目标的传闻,我们判断可能性较低。首先,从一季度GDP4.8%的增速来看未必很差。其次,两会确定的目标仅一个月后就下调的可能性较低。弱势市场更需要投资者辨伪存真,忽略噪音。
配置方向上,预计稳增长继续是主线,另外可以关注消费板块。部分地区促消费政策已经出台,在经济承压下不排除全面铺开、继续加码的可能。经济企稳后,新能源、半导体等长期成长板块预计也将迎来机会。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定是否参与基金交易及相关业务。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者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