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季报出炉|安信聂世林均衡制胜

时间:2022-07-15 18:23:42 | 来源:市场资讯

近期,首批基金二季报陆续出炉。上半年市场大幅波动,申万一级行业中除煤炭以外,其他行业均下跌收官,考验主动权益基金管理实力。以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与灵活配置型为例,全市场超九成基金上半年收益为负,平均收益-8.73%。

市场上也有少数主动权益基金突出重围,甚至净值创出新高,其在行情跌宕下表现出的业绩韧性也值得投资者关注,其中就有五年期金牛基金经理聂世林的代表作【安信优势增长混合基金】。

二季报显示,安信优势增长在上半年实现正收益4.4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7.97%;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254.04%,超越业绩比较基准235.81%。

安信优势增长A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历史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安信基金、Wind,截至2022/6/30数据来源:安信基金、Wind,截至2022/6/30

聂世林自2016年2月接管该基金,6年多来业绩表现突出,自2016年到今年上半年,安信优势增长相比沪深300每年都实现了显著超额收益,最低有3%,最高超过36%。更为难得的是,扫描同期全市场的主动权益基金,每年均实现3%以上超额收益的仅有安信优势增长一只。

安信优势增长A各年度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安信基金、iFinD,区间为2016/1/1-2022/6/30数据来源:安信基金、iFinD,区间为2016/1/1-2022/6/30

不管是从长期回报还是历年业绩的稳定性上,安信优势增长都可以说是实力验证的绩优基金,同时也获得业内的权威认可,在2021年荣获中国证券报颁发 “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安信优势增长创造持续超额收益的表现,也要归功于聂世林的高胜率选股能力以及攻守兼备的均衡风格。聂世林是安信基金自主培养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从研究员做起到提拔为基金经理,在安信整体价值风格的统领下发展形成自己的均衡投资风格。聂世林先后研究覆盖过地产、汽车、农业、传媒和餐饮旅游等行业,横跨周期、消费、TMT领域,研究功底扎实,因此他的投资理念也强调聚焦自己的能力圈发挥选股优势,相应地淡化宏观择时,围绕“竞争优势(好公司)—景气变化(好时机)—安全边际(好价格)”形成主要的投资框架。同时,聂世林会有意识地控制不同细分板块的投资比例,保持一定的分散度,以降低在市场调整时的净值回撤。聂世林的这种均衡风格,既有实现持续超额收益的进攻能力,又有在下跌行情中的回撤控制能力,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各种风格变化,积累起长期的业绩锐度。在今年的震荡格局之下,二季度业绩表现先抑后扬,聂世林在二季报中也揭示了安信优势增长的投资思路,“前期持有相对较高仓位的地产与煤炭,后期随着上海疫情解封以及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兑现了部分偏防御性质的地产板块收益。煤炭因价格管制,需求侧预期走弱,也少量减仓。另外加大了新能源的持仓比例,尤其整车企业在新车型的催化下,表现较好。市场对消费的悲观预期有所修复,本基金持有的高端白酒、大众食品也为净值增长贡献一定正收益。”深入研究企业基本面,精选个股是安信优势增长取得出色业绩的关键。聂世林认为,归根到底,投资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最关键还是长期持有好公司。在股票投资过程中,市场的风险频发且几乎是不可预知的。但如果将注意力放在所持有的公司上,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变化,这会使投资的心态更为从容一些。优秀企业应对宏观风险的能力更强,短期业绩的冲击虽不可避免,但这并不影响该企业长期的产出能力。

(本文内容转载自金融界《基金二季报出炉,安信基金聂世林均衡制胜》)

安信优势增长A自2015年度至2021年度的完整年度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5.20%/-7.61%(自生效),3.04%/-4.24%,40.58%/10.65%,-21.42%/-9.62%,57.07%/19.92%,63.85%/15.20%;10.03%/0.30%;聂世林任职以来业绩比较基准为:40.50%;本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蓝雁书(20150520-20160713),聂世林(20160218至今) ;聂世林管理的同类产品安信新目标A自2016年度至2021年度的完整年度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0.00%/0.05%(自生效),5.96%/8.11%,3.87%/-10.43%,10.54%/17.88%,16.59%/13.47%;7.64%/-1.12%;本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杨凯玮(20160809-20200403),聂世林(20170524至今),潘巍(20200403-20220301),钟光正(20220301至20220623)。

风险提示:本材料有关材料观点仅代表特定阶段的个人观点,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