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港股 >

2月盘点 | 基金经理怎么看?

时间:2022-03-02 19:22:57 | 来源:市场资讯

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全球市场备战波动,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对于后续的市场行情,基金经理们有怎样的研判呢--

春节过后市场整体显现企稳的迹象,但成交量尚未回到春节前水平。风格方面,价值和成长轮番表现,体现出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主线仍然有所纠结。往后看,目前稳增长政策已经开始密集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出了一揽子政策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平稳增长,一些城市的房贷政策开始出现松动,“东数西算”工程也正式启动。虽然从政策的落地到见效需要一些时间,但经济的逐渐企稳已几乎是确定性事件,同时前期市场对于“稳增长”雷声大雨点小的担忧也逐步缓解。

海外方面,美国3月加息50bp的预期已经降低,年内预期加息次数也有所下降,唯有俄乌地缘政治事件依然可能会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扰动。但我们认为这种扰动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并不会对市场的中长期走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目前高估值板块已经经历了较大的回撤,盘面指标显示调整已经比较充分,各板块的拥挤度也均处于较为合理的位置,A股整体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均已释放出了一定的空间,此时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将成为摊薄成本再次布局的机会。

结构上,短期内“稳增长”板块依然值得重点关注,另外可以逐步加大对光伏、军工、医药、TMT等成长板块的配置比例。

债市方面,春节过后债券收益率持续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已经高于2.8%。往后看,目前宽信用在加码,宽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加上美国加息在即,我们认为短期内债市出现趋势性机会的概率不大。当前资金面还是偏松的,因此维持中短久期进行套息+杠杆操作可能是相对较优的投资策略。信用方面,依然需要保持对信用市场尾部风险的重点防范,以配置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目前景气赛道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往后看成长板块的反弹或许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短期内继续维持当前偏成长的配置结构,待“两会”定调后根据政策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今年以来A股市场全面下挫,各主要指数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从下跌原因看,一方面因为开年以来因基本面预期差导致的风险偏好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因为海外加息预期下对成长板块的杀估值,以及脆弱信心下,俄乌事件引起的恐慌性抛盘甚至踩踏。

从国内宏观层面看,经济增长面临下滑压力,但市场对于稳增长的发力程度存有怀疑,且稳增长类股票普遍为有悖于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传统行业,因此导致市场整体的交易信心不足。且降息降准在悲观情绪下,更容易被市场理解为基本面下行的证明,达不到提振信心的作用。

从国内微观层面看,去年的极端结构化行情导致投资者的实际赚钱体验不佳,顶流基金经理普遍业绩较差,但同时规模不降反升,投资者被动补仓较多,且逐渐消耗投资者信心,最终表现为开年基金发行不力,边际增量资金显著不足。

从国际层面看,美联储逐渐进入加息周期,在市场对低估值传统行业维持观望的同时,又打压了估值相对较高的成长行业,市场几乎没有交易主线,年初至今主题炒作之多、轮动之快可见一斑。此外,俄乌冲突的恶化也加剧了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行。

未来市场重点关注今年稳增长主线下受益板块、前期超跌的绩优核心资产、以及景气度高增的主流赛道。而对于短期市场震荡下,我们及时调整仓位应对过渡期,并以相对均衡的行业配置控制回撤。市场震荡的过渡期后,中长期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力争为投资者持续带来超额收益。

2月市场由于国内经济下行、美国加息影响、尤其是俄罗斯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市场波动加大,通胀相关的周期股表现较好,而新能源、电子、计算机、消费比较弱。

我们依然坚持科技为主消费为辅、行业分散个股精选的成长股投资策略,整体操作比较少。

下一个风险点是3月的美联储加息,经过1、2月的大幅调整后,市场风险有所释放、整体估值有所下移,后市我们相对比较乐观,将自下而上积极寻找优质的企业进行中长期投资,看好以下方向:

汽车智能化: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的智能化刚刚开始,涉及到电子、计算机、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电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芯片。

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

预期可能变化的行业:2021年表现比较差的互联网、疫情受损的服务业、消费、医药等。

开年后市场风格大变,主要源自去年主流板块过高的估值在进入数据真空期时显得脆弱。低估值板块叠加稳增长预期,分流资金导致。

从1月份金融数据看,有社融量就意味着资本市场下行空间有限。短期内稳增长预期继续驱动市场。但是待开春后,需要数据逐步验证才能继续驱动股价。无论是地产还是基建都面临这个问题。

如果流动性最终能驱动基建或者地产,则市场有可能继续验证这个方面并向传统板块扩散。但是需要警惕基建低于预期以及地产数据迟迟不启动,那么有可能出现类似2010年后所谓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的局面。考虑到成长股近期回撤较多,而锂电等领域景气度似乎并无下降迹象,这种可能性值得重视。

投资方向如之前不变。

进入2月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定的企稳迹象,但由于公募基金发行低迷,新增资金较少,因此股票市场总体上还是呈现出轮动的走势。

近期的下跌或许是非常好的调仓机会,主要看好高端制造业、新能源领域。这些领域基本面强的优质公司在下跌过程中逐步消化了高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因此我们逐渐将业绩确定性更高的公司加入到组合内。

展望未来,我们对市场保持乐观。伴随着年初以来的暴跌,已经部分释放了前期高估的风险。伴随着稳增长的政策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经济的担忧将会减弱。但同时我们也倾向于判断政策更多是托而不举,传统稳增长板块或难以有超预期的机会。更多的机会还是来自于中长期高景气的行业。

我们依然秉持稳健投资,对中长期景气度持续向上的行业依然看好,还是会围绕着看好的四大领域配置。同时也进行适当的均衡化,适当增加部分未来增长确定性高的行业。

2022年2月份,市场底部盘整,没有明确的主线。我依然继续维持了新能源,军工和顺周期的配置思路,积极挖掘优质企业,这个配置的思路和之前没有变化。2月份虽然股票市场表现一般,但是行业的基本面还是处在景气周期上。

展望3月份,我继续看好新能源行业的机会,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子行业,看好军工行业十四五机会,以及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投资机会,从中长期的视角看,看好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空间。

投资一场马拉松,比的不是短期收益的“爆发力”,而是长期收益的“耐久力”。与其在震荡行情中坐立不安、频繁操作,不如信你所选,静待花开。

重要声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要约邀请或承诺,文中相关评论、观点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本文引用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投资者应咨询专业顾问,自主判断证券、基金的投资价值,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