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波动加大,很多基金净值遭遇回撤,
针对投资者最关切的几个问题,我们统计了过往数年数据,供您参考。
Q1
手里的基金跌跌不休,
什么时候才到头?
以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为例,根据过往15年(2006-2020)历史数据,每个年度的最大回撤从-10%到-57%,多数时候在-20%左右。若参考历年最大回撤,可以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立志于要长期投资,就应该做好短期回撤10%甚至15%的心理建设;
二是优秀的权益基金能让小胜在时间的魔法下变为大胜;
三是对于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来说,不妨考虑逆市定投。
2006-2020年
股票型基金总指数的最大回撤

点击get更多👇
Q2
行情在震荡,
先赎回基金是不是更好?
择时难,难于上青天,
闪电劈下来是你要在场,后续上涨才不会缺席。
Wind数据显示,在2010年至2020年6月间,如果错过单日涨幅最高的3个交易日,那么沪深300的收益率将从16%变成亏损-3%、偏股基金指数则从82%急剧降至66%。

点击get更多👇
Q3
想低位加仓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通过模拟各种逆市加仓的情景,不难发现逆向加仓大概率有助于提升收益率,但前提是选到一只中长期相对优质的基金。
此外,加仓前的初始仓位的高低,则与账户未来的波动性呈正相关。
举个例子,采用始仓位10%(1万元)、每下跌10%加仓10%(1万元)的策略:
在净值1元时买入,若基金下跌30%便触底,我们则累计投入4万元;
当净值反弹至1.2元时,我们用4万元获得了17476元的利润,相对于10万元全部可用资金来说,实现整体收益率17.48%,期间最大亏损仅-6.47%。

▲模拟数据仅为举例,不代表实际情况
点击get更多👇
Q4
“抄底”抄在半山腰怎么办?
当前市场环境下,一些投资者开始跃跃欲试,却又难免担心“抄底抄在半山腰”。
那么退一步讲,假如基金真的买在了“半山腰”上,普通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相比上证指数也有“持有体验好”、“容错率高”、“长期收益强”等优势。
2015年以来历次“半山腰”时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3/7;选取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单边下行趋势较明显的6个区间,以区间最中间的日期为“半山腰”;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点击get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