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数据点评
3月社融与信贷均出现改善。3月信贷数据呈现三个特点:第一,融资需求不强,票据仍是支撑信贷规模的主力;第二,基建融资需求改善,带动 3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实现小幅正增长;第三,疫情对居民长短期融资需求均形成抑制。
疫情对贷款的影响可能还未完全显现。一方面,3月房地产成交的低迷可能滞后体现在4月的居民贷款中。另一方面,建筑业业务预期下滑,可能影响企业融资需求。
展望未来,我们可能处于融资需求改善的前夜。历史上,M1同比的底部与融资需求的底部较为接近,且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领先企业融资需求。考虑到M1同比底部已经探明,且政府债券发行前置,在疫情的影响消退后,融资需求的改善将更为明显。
3月M2同比显著反弹,超出市场预期。一方面,财政支出加快,提振M2增长。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居民被动储蓄上升,带动居民存款增长加快。
内容来源:兴业研究

4月13日,上证指数早盘探底回弹,午后一度翻红并触碰20日均线,之后一路下滑,重回低位,创业板指更是收于日内最低点。大市成交0.87万亿元,上日为0.92万亿。盘面上,互联网、制药、建筑、CRO板块带头回撤,房地产板块午后冲高回落。智能物流、煤炭、黄金、锂矿、油气板块全天强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82%,创业板指跌2.25%。市场震荡磨底在所难免,房地产、稳增长、金融仍是关注方向。
财经资讯
1.【中国证券报】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 人民币资产魅力不减。4月12日A股市场北向资金快速回流,全天净流入91.37亿元,创出4月以来新高。统计显示,4月以来北向资金已恢复净流入20.78亿元。另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消息,3月新增9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3月末共有1034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近期,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加剧,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动向备受关注。专家认为,从中长期看,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全球范围内,人民币资产具备较强吸引力。当前,我国正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资本市场酝酿推出新一轮自主开放务实举措,经济发展红利将继续释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
2.【证券时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详解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有关情况 新增专项债进度快项目足 使用范围持续优化。4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有关情况。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财政部已发完大部分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并在3月末下达剩余限额。今年专项债发行使用工作起步早、动作快,项目储备充足。为完成发行时限要求,财政部已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并将统筹好国债发行工作。除继续重点用于九大领域外,今年专项债还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增后劲、上水平项目,推动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
兴业优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