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银行理财市场月度情报要闻——2022年4月银行理财市场月报

时间:2022-05-10 08:29:34 | 来源:市场资讯

分析师:蔡梦苑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7120001

分析师:张菁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9100001

1. 2022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简况

4月24日,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2022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简况。2022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产品7717只,募集规模25.14万亿元,新增投资者558万个,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58亿元。截至3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8.37万亿元,净值化比例94.15%。

1.1. 理财市场规模小幅回落,净值化转型持续提升

截至2022年3月底,共321家机构存续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4%,较2021年12月底29万亿元小幅回落。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94.15%,较去年同期提高21.12个百分点,较2021年12月底提升1.18%。2022年开年以来,受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影响,理财产品净值也出现不同程度回撤,产品净值的波动对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心理造成比较大的扰动,引发对理财产品的赎回,造成市场规模小幅回落。

1.2. 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六成

一季度,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公司正式开业。截至3月底,理财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25家正式开业,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7.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倍。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正式收官与理财公司的健康发展,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稳步提高,占比达60.88%,较去年同期提高30.48个百分点,较2021年12月底提升1.6%,理财公司成为银行理财市场主力军。

1.3. 投资者人数持续增加,投资收益维持稳定

一季度,全市场新增理财投资者558万个。截至3月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688万个,较年初增长6.86%。其中,个人投资者8614万人,占比高达99.15%;机构投资者74万个,占比0.85%。

一季度,理财产品兑付投资者收益2058亿元,同比下降1.81%。其中,理财公司兑付投资者收益1004亿元,同比增长1.81倍,银行机构兑付投资者收益1054亿元。

1.4. 理财产品期限拉长,资金投向践行社会责任

3月份,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456天,同比增长61.70%。产品期限的拉长有利于汇集中长期资金,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平稳发展。截至3月底,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约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1%。 

同时,银行理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资。截至3月底,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约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3万亿元,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2. 监管政策及资管市场要闻

中国银保监会就《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银保监会制定《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4月29日起公开征求意见。《办法》对《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原则性要求进行细化和补充,与上述制度共同构成理财公司内控管理的根本遵循。《办法》共六章41条,分别为总则、内部控制职责、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保障、内部控制监督及附则。

在同类业务规则一致性上,《办法》充分对标国内外资管行业良好监管实践,结合理财公司特点细化了相关要求。一是设立首席合规官。负责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并可以直接向董事会和监管部门报告,更好发挥其监督制衡作用。二是建立人员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实行证券投资全员登记制度,明确投资人员、交易人员名单,及时公示投资人员任职信息。三是加强交易监测、预警和反馈。实行公平交易、异常交易制度,前瞻性识别和防范风险。实行集中交易和交易记录制度,确保投资和交易相分离,以及交易信息可回溯、可检查。四是强化信息隔离。建立信息隔离和投资者信息使用管理制度,严禁违规查询和泄露信息。

在内部控制活动方面,《办法》要求理财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设立产品设计管理、产品存续期管理、投资过程管理、投资合作机构管理等多项对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制定全面、系统、规范的业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理财公司应当于每年2月底前向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办法》坚持问题导向、行业对标和风险底线原则,要求理财公司建立全面、制衡、匹配和审慎的内控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完善投资管理分级授权机制,健全交易制度全流程管理,加强重要岗位关键人员全方位管理,强化关联交易管理与风险隔离,充分发挥内控职能部门和内审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

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专业资管机构培育、专业能力建设、良好行业生态、监管转型四个方面提出共16条意见。

在专业资管机构培育方面,提出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即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通过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意见》提出支持包括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意见》指出 ,要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执行薪酬递延制度

《意见》提出总原则,是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提高公募基金行业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3. 理财市场月度简况

3.1. 非保本理财产品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4月非保本理财产品分别发行2615只,同比减少40.1%,环比减少19.6%,4月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理财子分别新发非保本理财产品65只、98只、736只、940只、1只和775只,理财公司产品发行数量较为稳定,银行机构发行数量缩减明显。

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程度再创新高。4月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2533只,净值型产品占比达96.9%,净值化程度持续攀升。净值型产品中,4月份固定收益类、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分别发行2443只、80只和9只。

从发行期限看,4月份,3个月以内的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4%,3-6个月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20%,6-12个月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33%,1-3年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23%,3年以上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10%。

收益率方面,我们统计了净值型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4月,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3年、3年以上业绩比较基准均值分别为3.77%、3.84%、 4.02%、4.44%、4.57%;按产品类型划分,4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的业绩比较基准均值分别为固定收益类4.08%、混合类5.04%,权益类4.98%,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同比下降8BP,而混合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同比上升36BP。

3.2. 理财子公司产品

截至2022年4月底,剔除从母行迁移至理财子公司的旧产品,统计由理财子公司新发的产品数量,4月理财子公司共发行775只理财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710只,混合类59只,权益类6只,4月共新发6只权益类产品,均为私募权益类产品。

4月理财子公司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的业绩比较基准,按产品种类和期限算,固定收益类3-6个月为3.41%、6-12个月为3.98%、1-3年为4.50%、3年以上为4.60%。混合类1-3年为5.05%,3年以上为5.51%。

3.3. 养老理财产品

截至2022年4月底,中国理财网共计披露18只养老理财产品,除首批四家获批获得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的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外,4月,首支由合资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面世,为贝莱德建信理财贝安心2032养老理财产品1期(封闭式)。

贝莱德建信理财于2022年1月份获得养老理财试点资格,是国内首家获准养老理财试点的合资理财公司,在获得试点资质2个月后,贝莱德建信理财的首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现已发行,是目前产品期限最长的养老理财产品为10年。其他产品要素详见下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