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周周看市 | 上周市场回调,A股或有望走向阶段性上行周期

时间:2022-05-30 19:22:46 | 来源:市场资讯

A股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0527)(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0527)

市场解读

一、上周市场回调,通胀链表现强势,地产、基建、消费表现较弱。

※上周市场明显回调,上海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带来的投资者情绪修复行情结束,市场的关注点再次回到国内经济基本面。

本轮市场反弹的核心是上海疫情好转带来的投资者情绪修复,自4月27日始,截至到上上周五,上证指数上涨近10个点,受益于疫情好转的半导体、汽车等产业链也明显反弹,市场情绪得到明显修复。

※A股面临的“内忧外患”依然存在,是上周A股调整的核心原因。

国内方面,尽管稳增长政策不断,但是目前尚未看到高频数据回暖,稳增长效果有待确认。国内疫情频发对基建投资进度、消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上周国务院出台了6个方面33条措施,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或也侧面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压力。

海外方面,对于通胀的担忧是主导美联储政策的主要因素,后续美联储加息缩表对A股的影响仍存在,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出近100亿元,显示出海外投资者的担忧。

※结构上,通胀链上周表现较好,尤其是煤炭、石油石化等。

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8.3%,PPI同比增长11%,超出市场预期。前期市场对国内的通胀是有所不足的,主要是疫情导致了需求的大幅下滑。随着疫情好转,需求恢复,通胀得以向下游传导,上游最先受益。因此上周通胀链表现较为强势。

※随着促消费政策陆续推出,汽车产业链表现较好。

国常会推出的6个方面33项措施中,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深圳、湖北、山东等各地近期的促销费政策也纷纷推出,对购买汽车均给予了较大的补贴。

图:各项活动目前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程度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4月)(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4月)

二、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A股或有望回升,走向阶段性上行周期。

※ 五年期LRP下调,4月降准落地,超额流动性加速改善,同比增速回升至35%,处在历史较高水平;4月M2增速继续回升10.5%,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诸多信号都预示资产价格有上行的动力,流动性的充裕给A股带来了重要支撑。

※ 上周国务院6个方面33条措施稳增长态度明确,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直达基层,对地方实施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认为,接下来地方政府的政策将会密集落地。而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国内经济有望触底回升,A股也有望走向阶段性上行周期。

图:超额流动性同比增速与A股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4月)(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年4月)

三、后续以经济活动恢复为选行业的核心思路,关注受益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以及受益于消费政策刺激的行业。

※ 疫情后经济活动的恢复成为选行业核心思路,我们仍然关注新开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块【煤炭】【建筑】【地产】等传统基建开工施工以及【光伏】【储能】等新基建;

※ 消费活动恢复并受益汽车刺激政策的【锂电池】【汽车】,以及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小的【军工】。

图: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速大幅提升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4月)(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4月)

图:三月百大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增速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4月)(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4月)

债市表现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0527)(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20527)

市场解读

一、债市回顾:

※上周债市情绪转暖,长端收益率震荡下行。从国务院进一步部署稳经济33项措施、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到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使市场对疲弱的经济基本面再定价,叠加美债利率回调,外部压力暂时缓解,交易盘对前期市场偏谨慎的情绪集中释放,市场对宽信用预期有所调整。受跨月影响,本周资金利率有所上行,但整体仍保持平稳。

二、债市展望:

※目前经济仍处于“初步企稳+稳增长政策累加”的磨底阶段,基本面改善慢于预期,短期基本面和货币环境对债券市场仍有支撑,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仍有待观察,短期长端或维持窄幅震荡。中期来看,仍在于疫情演变和稳增长政策效果,经济爬坡信号显现后,债市或有调整压力。

基本面:上海疫情面临解封,政策逐渐推动复工复产,稳增长力度加强,经济向上改善是大概率事件。但目前来看,房地产仍处于负向循环、疫情防控下消费难以恢复、海外衰退预期对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抑制,实体融资需求依旧疲弱,基本面和信贷融资未见到明显修复,微观数据也未见起色,前期疫情对经济冲击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强,市场对宽信用政策效果存疑,基建能否起到支撑经济的作用仍有待观察。

资金面:稳经济电话会后,流动性宽松维持时间可能被拉长,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担忧暂时消退,但后续随着疫情恢复,政府债供给压力加大,信贷发力,央行上缴利润和财政留底退税大概率在6月完成,边际上资金供给可能小幅收敛,价格中枢可能有抬升风险。长期需要关注通胀扰动。另外,央行提及降准引起市场对进一步宽松的期待,是否落地有待观测。

政策面:相关部门对目前国内经济的严峻性达成一致,随着疫情好转,政策关注重心开始回归经济稳增长,近期为稳增长政策出台的高峰期,后期将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和实施,特别国债、赤字提升等财政政策手段悬而未决,对债市预期形成制约。

海外:欧美央行收紧预期有所缓和,美国耐用品需求降温,但美联储加息进程尚未结束,美联储5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6、7月均加息50BP背景下,对国内货币政策扰动仍在。

热点事件

01  地方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5月23日,深圳市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鼓励汽车消费,将对包括消费电子、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在内多个品类进行补贴。5月24日,湖北出台措施提振消费 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8000元/辆。5月23日,山东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7月前购新能源车最高获6000元消费券。

02  国常会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涉及财政、金融、消费、投资等共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及相关政策方面,包括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金融政策方面,包括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等。

稳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

促消费和有效投资方面,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

保能源安全方面,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再开工一批能源项目。另外,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03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会议指出,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系统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

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要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要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

04  盘活存量资产重磅文件出炉。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要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包括交通、水利、仓储物流、新型基础设施等;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包括老旧厂房等。

05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敦促抓紧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稳增长政策,落实周一的33条措施。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06  《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发布。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发布《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

07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82.3亿元,同比增长3.5%,前值增8.5%。 5月27日,统计局公布上述数据。工业企业受国内疫情短期冲击及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4月份利润短期承压明显,但随着全国疫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的各项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将逐步恢复。

逆市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风险提示:本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业绩承诺或收益预测,不作为任何宣传推介材料。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在了解产品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