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消息一出,创新药再度成为市场热点。
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创新药第一次成为政策的关注点了。
国家支持政策为医药创新保驾护航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我国医疗体系全面重构,医药行业进入新的时代。行业价值开始回归,药品回归其医学属性,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力,依靠制度套利的产物,将慢慢退出舞台,真正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研发的企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新时代下,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医药创新领域或将迎来加速发展。而随着A股今年以来的持续调整,这个板块也迎来了值得关注的布局时点。
一
估值低:
医药板块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
今年以来,A股出现明显回撤,医药板块也不例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中证医疗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年内跌幅均超过-23%。
在持续的震荡调整中,医药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大幅下降。
截至5月31日,中证医疗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市盈率(TTM)均回落至发布以来的5%分位数以下,也就是说,比指数发布以来95%时间段的估值都要低!
中证医疗指数估值回落至4.9%历史分位

数据来源:WIND,中证医疗指数代码399989.SZ,2014/10/31-2022/5/31,指数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预示未来指数及相关基金的表现。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回落至2.5%历史分位

数据来源:WIND,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代码931152.CSI,2019/4/22-2022/5/31,指数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预示未来指数及相关基金的表现。
二
前景好:创新医药仍是黄金赛道
当然,估值低只能说明当前的安全边际比较高,但投资毕竟投的是“未来”,要判断是否有投资价值,除了看估值,更要看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为人类的毕生追求,“健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热门话题。
在“人口老龄化”叠加“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当今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助推医药行业进入新的景气周期,而其中创新品种和优质企业更有可能成为主导。因此,创新医药长期来看都有望是“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
首先,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巨大。
放眼全球,创新药不仅贡献了制药市场的主要规模(2019年创新药在全球制药市场规模中占比高达66.3%),而且整体还在持续攀升。
创新药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11月25日报告《创新药占制药市场总规模比重66% 2021年全球创新药规模将达9787亿美元》及2021年4月27日报告《2021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其次,我国创新药行业方兴未艾,当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2015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海外人才回流、一二级资本加持等多重因素共振的影响下,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了爆发式成长。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创新药系列研究:从IND数据透视中国创新药行业趋势》,2022/6/1。
2016年到2020年,我国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2.4%,每年创新药申报上市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数量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年4月27日报告《2021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华创证券研报显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投融资市场,创新药领域融资事件数从2012年的不到50起上涨到了2021年的600多起,A股药企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56亿元增长到了 2021年的670亿元。2021年,国产新药新增IND数量达到约500个,10年增长约15倍!
国产新药年新增IND数量10年增长约15倍

数据来源:华创证券,《创新药系列研究:从IND数据透视中国创新药行业趋势》,2022/6/1。
也许,对于未来是星辰大海的中国创新药产业而言,当前还只是一个开始。
值得期待的光明前景,叠加处于历史低位的估值水平,让这个板块的投资性价比更加凸显,或许,当前正是关注长期布局机会的较好时机。
三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
布局医药板块好选择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基金代码:006113)(点击产品名称可直接跳转查看产品详情)是“医药男神”郑磊的代表产品,重点投资于创新医药主题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而且,不仅可以投资A股,还可以灵活布局港股。
2018/8/8成立以来至2022/3/31,基金累计回报121.68%,大幅跑赢业绩基准6.70%及中证医药卫生指数17%的同期涨幅,超额收益显著,尤其是在2019、2020年市场向好时,进攻性更加突出。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是同期基准涨幅的18倍

业绩数据来自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2018-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一季报;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代码000933.SH,数据来自Wind,数据均截至2022/3/31;本基金成立于2018/8/8,截至2018/12/31成立未满6个月,故不披露具体业绩,基金2018/8/8-2020/5/29由郑磊、刘江共同管理,2020/5/29至今由郑磊单独管理,完整业绩、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及风险提示见文末。
至于这只基金的“舵手”,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就是被称作汇添富“医药男神”的磊哥——郑磊。
郑磊

1、对医药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生命周期、企业运行规律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擅长通过深入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挖掘医药子行业中的优质个股。
2、12年证券从业经验,超6年投资管理经验
3、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具备7年医学背景
他从2014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完整经历过2014年-2021年两轮市场周期的转换考验,形成了正确的投资理念、成熟的投资体系。历经市场波澜之后,投资也更有定力。

对于医药行业的未来前景,磊哥在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2021年的年报中曾有过一段描述,这里用以作为结尾:
我们可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医药生物科技浪潮。
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若干黑科技的革命性突破:Protac技术、ADC技术等,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mRNA技术,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众多新技术迎来索罗斯时刻,大量资本疯狂涌入创新,新的市场需求正在引爆,也有望进一步拉动创新药相关产业链的景气趋势。
未来,一定会有一些优质的医药企业从目前的“小产业”中走出来,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等待的耐心以及研究的决心,努力去挖掘符合新的产业趋势中的“小确幸”。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以下简称“本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郑磊管理的产品信息如下: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成立于2018/8/8,2018/8/8-2020/5/29由郑磊、刘江共同管理,2020/5/29至今由郑磊单独管理,成立以来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6.34/-16.31、70.52/22.91、85/31.55、-11.57/-11.43;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成立于2010/9/21,历任基金经理为王栩(2010/9/21-2013/5/10)、周睿(2012/3/2-2019/4/26)、刘闯(2015/1/15-2016/10/31)、2019/4/9至今由郑磊单独管理,2017-2021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3.26/11.14、-18.48/-19.66、61.49/24.91、89.84/40.82、-2.97/-8.62;汇添富中盘积极成长混合A成立于2020/3/13,成立以来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52.1/12.5、3/12.96;汇添富医疗积极成长一年持有混合A成立于2020/8/21,成立以来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6.69/9.53、-7.7/-12.21;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A成立于2021/3/25,由郑磊和张韡共同管理,2021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0.21/-5.16;汇添富成长领先混合A成立于2021/12/10,截至2022/3/31未满6个月,尚无可披露业绩;以上数据来自各基金各年年报,截至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