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上银基金一周早知道|稳投资、促消费领域有哪些亮点?

时间:2022-06-27 18:24:53 | 来源:市场资讯

本期主讲人

黄煜霄,上银基金权益投研部研究员,本硕毕业于悉尼大学,金融学专业,擅长用底层思维对市场进行分析,坚持用辩证思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深入挖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纺服等行业。

01

市场概况

上周,沪指涨约1%,深成指涨2.88%,创业板指涨6.29%;均为连续四周上涨。(数据来源:wind)

据统计,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5507.71亿元,成交净买入40.65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买入43.88亿元,深股通合计净卖出3.23亿元。

6月以来,持续宽松的宏观流动性环境继续推升市场情绪。市场自4月27日见底反弹以来,每一次的快速下跌都迎来修复性机会,指数趋势行情和主线题材关联度越来越高(国盛证券)。短期包括地产、汽车等高频数据的恢复斜率有所抬升,降低了市场对潜在调整的恐慌。由此,本周市场在周中也进行了一轮强势调整,虽然有个别交易日出现了下跌或日内的调整,但总体上表现较为健康(渤海证券)。

02

【每周关注】

1、财政部部长刘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70.41亿元,为预算的102.3%,比2020年增长10.5%。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935亿元,收入总量为93405.41亿元。

财政部部长刘昆21日表示,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主要受到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涨幅较高等因素拉动。

决算报告显示,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202.3亿元,完成预算的98.6%,下降0.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13.11亿元、向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90亿元,支出总量为120905.41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75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021年,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具可持续性,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决算报告还包括今年财政运行分析。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刘昆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全年来看,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完成预算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下一步,将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 “六稳”“六保”工作,有效管控重点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深改委部署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万亿大数据赛道提速

6月2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数据确权、流通、交易、安全等方面做出部署。

深改委会议明确,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今年以来,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规划文件陆续出台,数字经济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经济驱动力。数据要素重要性日渐凸显,产业规模日增,产业链重点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3、多地出台稳投资措施,重点投向新基建和数字经济

继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后,各地相继出台了有关举措,稳住经济大盘。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湖北等地日前都推出了稳投资政策,在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各省实际推出促投资方案。

例如上海全球投促大会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既涵盖了“3+6”新型产业体系,也包括一批金融、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共签约项目90个,总投资2049亿元。在聚焦“3+6”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上海发布了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数字经济四个“新赛道”的投资促进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元宇宙新赛道,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投融资方面,国务院出台的一揽子33项稳经济举措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扩大地方专项债适用范围,首次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其中。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地方和相关部门,重点推动两项工作,包括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国家发改委还将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REITs基金等投资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为中小企业相关领域的融资提供便利,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4、国常会加大汽车消费政策支持力度

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22日召开。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主拉动力,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轨重要发力点,促消费政策能出尽出。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一是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对小型非营运二手车,8月1日起全面取消迁入限制,10月1日起转移登记实行单独签注、核发临时号牌。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车购税应主要用于公路建设,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问题。三是完善平行进口政策,支持停车场建设。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

03

【每周一图】5月电子行业运行报告

2022年前 5 个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 9.9%,高于工业总体6.6个百分点,是28个主要的制造业大类(不包括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5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4月环比回升2.4个百分点,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前5个月,电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1.7%,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并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速 10.6 个百分点,两者差值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1.2 个百分点,为后续电子制造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出口增速延续个位数增长。2022 年前 5 个月,受去年高增速基数和需求转弱等因素影响,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6.4%, 较全国工业总体低 3.7 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环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 同期工业环比增长 0.2 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手机出口金额(按 4 美元计)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 17.5%、4.3%,环比回升 0.1 个、2.1 个百分点。

从细分领域来讲,5月份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智能 手机等产品产量累计同比下降 6.2%、5.8%、1.7%、0.7%;其中集成 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累计产量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0.8 个、 3 个、0.4 个百分点,智能手机累计产量增速由正转负。

2022年5月,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电子制造业重点省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中国电子制造业当月增速有所恢复,对工业整体拉动作用明显,成为疫情下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行业、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作为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