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母亲节,我未能陪伴在老妈身边。我在珠江之畔生活,老妈在渤海之畔照顾生病的姥姥,语音视频的问候并不能抵消缺失陪伴的遗憾,由这一则遗憾我又想到了记忆深处更遥远的遗憾。
1.老妈的工作与我的遗憾
2000年前后的某天晚上八点多,老爸在床头给我朗读唐诗,我在一旁自顾自地玩耍,没过多久我就睡着了。直到我入眠,我也没等到老妈回家。记得四五月的春日,老爸带我去公园游玩踏青,钓鱼、拍照,记忆里也全无老妈的身影。
冬去春来,若干个寒暑的轮回之后,我开始读初中了,童年时光终究远去了。童年的成长中缺少老妈的陪伴,最终成为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老妈是县里服装厂的女工,那时厂子效益还不错,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工作,用现在的996工作制来衡量,她那会儿可算是897工作制。早上八点前就要开工,晚上九点后下班,一个月只能休假两天。每逢临近休假,时常要加班接近通宵。老妈手艺不精,效率不高,晚上九点多下班还时常把活儿带回家,需要老爸一起帮忙完成。
老妈年轻时候的工作强度远甚于996,但因为她在服装厂干的活儿毫无技术含量,计件工资之下薪酬微薄,至于劳动法规定的加班费更是从来没有见过。老妈初中文化,没什么技能所长,学不来技术工种,服装厂女工的活儿就一直干到我读硕士,然后终于迎来退休。
老妈将近退休的时候,健康状况已经不太好了,颈椎病、腰椎病纷至沓来,高血压、糖尿病陆续侵袭……回想起老妈一辈子工作的付出、薪资回报与生命时光里的错过,我有些难过。问她怎么看待自己过去的工作,老妈说,儿啊,这都是命……她既不抱怨,也不愤怒,只是言语之中颇有些感慨和无奈。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能知道2020年代的自己有多大的能量,我一定不会让老妈干服装厂女工的活儿了。可惜20年后,我的见识与我创造的价值不能输送回20年前,我们成长与接受教育的时间太长,父母的青春年华总是难抵岁月蹉跎。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关生命传承与成长故事总是写满着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长大了,脑海中关于爸妈养育我们的记忆不会随年华逝去,而只会在年华的飘零中被我们常常记起。
2.未来的人生旅途
我公众号的读者朋友26-35岁年龄段的最多,占比超50%。这个年龄段,大家都即将组建家庭或初为人父人母。从地域归属看,约60%的读者朋友在一二线城市奋斗打拼。想来,无论是组建家庭还是初为人父人母,大家都比较辛苦。
移动互联时代贩卖的焦虑太多了,人为设下夸大其词的未知恐惧,被消费主义撩拨起的膨胀欲望,攀比之下渴望最好资源的心态失衡……让当代不少年轻人收入可观但却身心疲惫。为了追逐财富,我们牺牲了多少生命旅途中的美好体验?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吧,年轻时用透支健康换来金钱不值得。如果不用高强度伏案劳动,老妈的颈椎与腰椎健康一定比现在好不少;如果不用劳累透支,老妈就不会暴饮暴食,深夜用餐,如果再不用久坐,或许老妈的高血压、糖尿病会晚来很多年……
如果老妈年轻时不干那么多活儿,有能力对工作安排说不,一个月少赚那几百块钱又如何……多年之后,身体不好了,年轻时赚的微薄薪资无法抵消未来慢性病的医药开支。更何况老妈还错过了年轻时的时光,以及牺牲了老年后的生活质量(比如糖尿病人诸多饮食禁忌)。
改变一下完全没有余闲,不能正常享受节假日的工作状态吧,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童年的记忆里缺少了爸妈的陪伴,长大了再想起会十分遗憾。
人的生命有限,能每天陪伴孩子的时光不过短短十几年,时光它永不重来……陪伴能让人生的体验更健全,幸福的状态,强大的内心,陪伴中的智慧传递与品行影响,这些都能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我们的24小时是怎样运行的,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是怎样的?这些将直接影响我们接下来十年、二十年的人生体验。
人生旅途的幸福体验无价,财富、欲望都是建立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之上。我们听过了太多关于追求财富、满足欲望的说教,但却很少静心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己的一生到底该怎么度过;自己每天的生活该怎样安排,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体验;自己能否掌控事业发展,而不至于在体系中随波逐流,处处被动。
财富、权势,皆为外部记分牌,人生旅途到达终点时,财富与权势什么都带不走,它们注定不会被人留恋。大抵生命中的美好体验,具体的幸福某一刻,陪伴亲友的温馨时光,才是旅途终点时,世人皆怀恋吧。
3.真的爱你
2007年,我在朋友的mp3里第一次听到了Beyond的《真的爱你》。但我听不懂粤语,那时我家还未进入互联网时代,《真的爱你》的歌词表意我是完全无法体会的。2022年的春节,我观看大象放映室的《激荡四十年》节目,才知道了《真的爱你》的含义以及创作的背后故事。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
教我坚毅望着前路
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无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
爱意宽大是无限
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
希望老妈打开文章之后,能与我一起聆听这首《真的爱你》。老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