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2022楼市定调!风险出清了吗,明年怎么走?

时间:2021-12-14 18:22:38 | 来源:市场资讯

政策很清晰,在“房住不炒”基调下,国家要推进“良性循环”,即合理需求的循环、保障房的循环。楼市投资高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自身需求,对投资行为负责任,不凑热闹不盲目给自己加杠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对于楼市,会议继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将对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楼市定调,释放哪些信号?

过去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地产相关表述

不动摇:“房住不炒”

自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及“房住不炒”,这一提法已满五年时间。中央对房地产的政策是明确且延续的,不同时期可能采取或宽或严的调控,但基本原则不变。

后续,若是在合理购房需求释放过程中,各方仍抱有“无底线放松购房政策、炒作房地产”的心态,依然要面临问责的可能。这要求各地政府,严格区别合理住房需求和投资投机炒房需求的界限,以真正打击违法的、保护合法的。

新提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比较新的表述。过去高周转、高杠杆的开发模式难以为继,房企要加快转型升级。

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进,对于长租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预计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

存量市场下,房企应该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向经营性房地产、综合商业体运营管理、高端物业服务管理方向发力。

明确支持: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同样提到“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什么是合理住房需求?合理的需求包括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都是政策支持的,投机炒房仍是不支持的。当前刚需购房能够得到满足,关键是改善型购房需求,后续土地、信贷、税费方面会给予保障。

目标: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如何理解“循环”?从国内经济大循环来看,房地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子循环,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系统重要性。

从房地产市场自身来看,陷入了难以良性循环的困境,“市场-企业-居民家庭”等要素之间流通不畅,导致房地产运行效率不高、风险增大,只有这三者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房地产才能真正迎来健康发展。

因城施策是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一些库存压力大的城市,要积极创造更好的去库存环境和政策;对于一些房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城市,则要落实好稳房价的政策。

风险出清了吗,明年楼市怎么走?

总的来看,房地产在2022年将迎来“归位之年”,即回到满足合理住房需求这个本位之上,房地产行业会迎来去金融化、去杠杆化、风险出清后的平稳生存之年。

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不会硬着陆

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恢复,不会出现硬着陆,将持续发挥经济运行中的“稳定器”作用。

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回归正常行业的发展规律,发挥出房地产开发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的特点。而不是过去“一业兴、百业衰”,有产者“躺赢”,年轻人无奈“躺平”的结果。

房地产企业:对经营行为负责任

当前,恒大“违约风险”、华夏幸福债务重组等个别房企的风险事件频频爆发,处理不好,有可能造成链式危机。

监管层面针对前期过紧的金融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一方面适度放松对房企融资的管控,另一方面改善购房信贷环境。

同时,监管层也将个别房企的风险具象化处理,化整为零,颇具智慧。比如,先把风险企业的家底盘清楚,该偿还的偿还;有愿意接盘的,接盘后再偿还;难以盘活的,在宏观审慎的前提下,金融资源会适当注入。

房地产投资者:不要“飞蛾扑火”

房地产行业回归正常化,并不意味着“新周期”,臆想房价反弹,“躺赢”的机会又来了,恐怕未来要追悔莫及。政策很清晰,在“房住不炒”基调下,国家要推进“良性循环”,即合理需求的循环、保障房的循环。

楼市投资高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自身需求,不凑热闹不盲目给自己加杠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