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 >

靠天吃饭?券商去年炒股买债水平分化,中信证券自营收入居首

时间:2021-04-16 08:23:35 |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公私风云

去年券商在定增预案中均提及将大力发展重资本业务,券商自营业务无疑是重点,其投资范围包括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基金、固收等。

去年A股交易活跃,券商通过经纪、自营业务赚取大量手续费、佣金及投资收益。随着近期2020年年报出炉,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益浮出水面。

《国际金融报》梳理获悉,去年券商业绩同比大增,这得益于投行、经纪、自营等业务的支撑。绝大多数券商去年自营投资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不同券商投资股市债市的水平存在差异,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该项业务排名居前。

“股债双牛”增厚业绩

截至4月15日,3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年报,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实现增长。其中,15家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11家归母净利润超过50亿元。

头部券商盈利靠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24%,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增长超过70%;而中小券商业绩弹性相对较大,光大证券增幅近311%,兴业证券同比增长约127%,西部证券、华林证券增幅均超过80%。

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方面,9家券商ROE超过10%,中信建投以18%位居榜首,在5%-10%之间的有20家券商。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证券行业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84.79亿元,同比增长24.41%;实现净利润1575.34亿元,同比增长27.98%,127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证券行业总资产为8.90万亿元,净资产为2.3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2.50%、14.10%。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分析师李欣琦统计分析,2020年业绩增长的本质原因来自牛市背景下客户投资需求旺盛,经纪业务和金融资产扩张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是收入增长主因。就机构客户投资来看,需求提升带动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场外衍生品存续名义本金同比增长105.3%,驱动金融资产扩张。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去年自营业务全线增长。2020年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固收市场具结构性机会,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8%。券商权益、债券类投资双双增配,统计的25家上市券商自营持仓规模合计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债券类2.4万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占比87%;权益类规模3597亿元,同比增长28%,规模占比13%。

投资水平存在分化

去年券商业绩总体向好,得益于去年“股债双牛”,增厚自营投资收益。数据显示,2020年,A股市场股票基金日均单边交易量8847.24亿元,同比增长63.03%;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全年分别上涨27.21%、64.96%、2.98%。

同比从收入占比来看,自营业务仍是总收入的“主力军”之一。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16家券商中,自营业务占营收比例超过10%的有13家,红塔证券以39.77%的占比居首。其中,自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11家,头部券商成绩靠前,中信证券以134.06亿元位列第一,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分别为46亿元、44亿元。

自营业务整体比上年向好,但各家水平差异较大,除9家券商同比增加外,也有7家增长率为负数。比如,东北证券去年自营收入同比增长近40%至16.3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近25%;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减70.52%至1.24亿元;中国银河自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约33%至27.6亿元。

去年国信证券投资与交易共实现营收39.09亿元,同比下降0.86%。就另类投资业务而言,国信资本共完成投资项目16个,投资金额7.0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净利润2亿元。国信资本将继续以股权投资和科创板跟投为核心业务进行布局,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技术服务等优势行业,持续丰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体系。

记者注意到,去年券商在定增预案中均提及将大力发展重资本业务,券商自营业务无疑是重点,其投资范围包括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基金、固收等,通过投资上述产品获得投资收益。

就股票投资来看,《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获悉,券商重仓流通股持仓市值为257.56亿元,较上年减少1.11亿元。与保险机构总仓流通股持仓市值1.33万亿元相比,券商持仓市值“太小”。

战略中强调风控

券商在开展自营投资时具备自身研究等优势,但水平存在差异,并不是简单的“老天赏饭吃”,而且随着个股分化态势加剧,投准更是显示布局眼光。此外,股市、债市等投资均存在很大风险,在拓宽多元化收益时,风控无疑是券商开展自营投资业务的关键词。各家券商也在寻找自身定位,制定发展战略。

中国银河在年报中解释自营投资收益下降的原因时表示,2019年相比2020年实现了较多的战略投资收益。并且提出几点发展战略,其中在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将适度增加投资规模,聚焦核心资产的同时增加以套利、对冲为特点的中低风险策略投资。而传统债券投资方面,公司将以控制风险为主,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精耕细作稳定收益。同时,将适度参与中资美元债等新债券品类的投资,拓展以贵金属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交易及开展固收类产品创设、交易等资本中介业务,逐步优化投资收入结构。

去年自营投资收入同比下滑七成至1.24亿元,中原证券也提出2021年发展战略,权益类自营业务将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根据市场稳步扩大定增、打新股等中性自营业务,实现受益多元化。固收业务方面,将继续减持“风险可控下,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投资策略,研判债市行情,综合运用现券等工具开展组合套利,提升自有资金投入,逐步降低杠杆水平,提高投资收益率。

自营收入排名居首的中信证券则表示,股票自营业务继续深化对各行业龙头公司的理解,同时继续注重对尾部风险的控制,灵活运用股指衍生品,整体保持了稳健的业绩。在量化分析和多元策略的探索和实践上取得初步成效,为未来进一步降低业绩对市场单一方向变动的依赖打下基础。公司将继续优化投研体系,继续探索开发多策略投资系统,提升资本运用能力。

记者:朱灯花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